《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原文赏析-惠洪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1-11-08 20:11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惠洪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

惠洪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头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闲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注释】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灵石:山名,在江西临川东南,山中有石灵像,因以为名。作语:指作诗。决堤:比喻破戒。

数(shuò):多次。

窜南荒:惠洪曾因得罪朝廷,决配珠崖(今属海南)。

悃愊(kǔn bì):诚恳。

鸣玉轩:作者的书室名。作者的诗集,称《鸣玉轩集》。

【作者】

惠洪:(1071—1128)僧人,一作慧洪。号觉范,俗姓喻(一说彭),后改名德洪,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元祐四年(1089)试经于汴京天王寺,得度,先后依宣秘大师、真净禅师。后入清凉寺为僧。以医识张商英,又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1111)张、郭得罪,他被决配朱崖。能画梅竹。尤好诗词。与黄庭坚相识。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

《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原文赏析-惠洪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和瑜上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全诗清峭隽永,比喻精当,不落恒轨,而挥洒自如,有意到笔随之妙。诗分三段。首段十句追叙自己在决配珠崖的时候,瑜上人闻讯惊忧,而自己却泰然处之,不以为意。这段前四句:“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叙述当年和瑜上人分别了很久之后,来往的书信并不很多,但当听到我被窜逐南荒的消息,他却非常惊心,担心我经此挫折,一定要日渐瘦削了。接着作者以“安知”以下六句,表明自己虽然被窜放远方,但视若无事,自己越过大海,就像往返城郭一样。打个比方,就仿佛弄潮儿出没在鲸波巨浪之中,尽管海岸边上聚观的人们,无不缩头落胆,为之惊悸,而勇敢的泅泳者,却或沉或浮,神态自若,毫不在乎。这个比喻,不仅恰到好处,而且把作者履险如夷的精神,描绘得非常形象。

第二段十六句,叙述作者在遇赦归来之后,瑜上人特意赶来探望的情景。这段前四句叙说自己僻居陋室,平时很少有人过访,小院子里十分清寂,麻雀儿相斗,竟落到地上来了。自己手里小小的纨扇(轻纨,绢制的团扇),也因手倦而掉落在一旁。却在这个时刻,忽然听到剥啄敲门的声音(剥啄,指敲门声),那是谁呢?作者在忖度着。接着以“开关忽见之”等六句,写开门以后见到瑜上人的惊喜之情,因为事先并不知道瑜上人要远道前来过访,所以用“忽见之”表示又惊又喜,又因为长期没有会面,所以用“但觉”表示此时的感觉。瑜上人虽然精神清健,但比之往日是消瘦多了。旧友重逢,先是握手交谈,互相慰藉;随后又坐定下来,倾吐阔别以后的情况。作者端详友人清瘦的外形,顿然兴起“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的感受。“稻田衣”是和尚穿的有像水田一般的格子的僧衣。“剪翎鹤”是剪去翎毛的野鹤,此处喻外形清瘦。这两句形容瑜上人穿着僧衣,而又用这种稻田衣包着瘦削的躯体,刻画人物极能传神。后六句感激瑜上人远来探望的深情。作者用“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两句,感激他不辞跋涉之劳,特意远道前来,以见其情重如山,而且又用“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两句,赞美瑜上人诚挚朴实的高情,方正不阿的言论,以示其品格的高尚。又以“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两句作一小结,表示相留虽说只有三天,但因彼此相知之深,颇能解除寂寞。这一大段写幽居清寂之景,叙知友重逢之情、状人物特有的形象,感知己悃愊之忱,笔意深刻,使前一大段瑜上人关切之情,更加具体。但瑜上人求诗之意还未点出。

第三大段从“忽然欲归去”到结尾,共十二句。写瑜上人在盘桓三天之后的辞行,并点明求《鸣玉轩诗》这一意旨。这段先以“忽然”等四句,写瑜上人的“欲归”,他既动归思,作者也苦留不得,“破裓不容捉”一句(裓,僧衣),形象地显示出他“破裓”萧然,不容挽捉,于是只得让他走了。“想见”两句,是作者想象瑜上人此去,又要历尽千峰越过像绳索一样抛在深山幽谷中的羊肠小道(遗索,指小路像丢下的绳索),给作者留下了深度的忆念,作者因而以次四句作如下的表白。“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表明相寻的情谊,固然可贵;而求诗的心情,也非常美好。可惜的是自己早已断绝了作诗的念头,目前正以沉默来医治自己“多语”的毛病。那么怎样来回答友人相求的厚谊呢?为了感知友前来的不易,还是“决堤”一次吧(决堤,喻指破例)。于是作者在结尾四句,用巧妙的语言来完成这一心愿:“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作者说:寄个音信给灵石山,借山灵之助,给我点诗兴,为我作点诗吧!果然鸣玉轩前,一派波涛跳动的声音,一直涌上我的心头,惊动了沉睡的千崖万壑,于是思潮滚滚,迫使我写下了这首记录友情的诗篇。

全诗首写忧患中瑜上人相忆之情,次写放归后瑜上人相访之谊,末写瑜上人乞诗之忱,和自己不辞为之破戒重新赋诗以酬的心意。中间妙喻层出,佳趣横生,语法新奇,思致高远,不愧为传诵的佳作。

(马祖熙)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原文赏析-惠洪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503.html

上一篇:《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原文赏析-惠洪

下一篇:《题李愬画像》原文赏析-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