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鹦鹉曲·山亭逸兴

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

冯子振

嵯峨峰顶移家住,是个不唧溜樵父。烂柯时树老无花,叶叶枝枝风雨。故人曾唤我归来,却道不如休去。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

《鹦鹉曲·山亭逸兴》原文翻译赏析-冯子振-元曲三百首

【译文】

家搬到嵯峨的峰巅居住,是一个并不地道的山野樵夫。相伴的是不开花的千年老树,风雨摧折枝叶扶疏。老朋友曾劝我再回归宦海,我说那里远远不如我这山居。看门前万叠山峦彩云,是不要花钱买的最美的住处。

【注释】

①嵯峨:突兀险峻貌。 ②唧��:精明,机灵。 ③烂柯:指日久斧柄腐朽。比喻历时久远,世事变迁。④青蚨(fú):本为水虫名。后借指钱。

【鉴赏1】

这首小令描写了一位隐者。当他移居嵯峨峰顶后,就有同僚故旧来劝他:何必自讨苦吃,还是回到官场中去吧! 看来休去也确实不易,意志稍有动摇,不免又入尘世。这正是“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口里说说不碍事,真正实行起来,就有很多牵牵挂挂,妻室儿女的阻拦,亲戚朋友的劝说等等。而这位隐者却坚决要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与另一个著名僧人济公和尚的想法一样:“湖上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算来不用一钱买,输与山僧闲往还。”湖光山色已经破除了它的悭吝,不花一钱也乐意传输给我。这位隐者也说“是不费青蚨买处”。青蚨也就是钱,这里含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汉刘安《淮南万毕术》载:将母子数目相等的青蚨(水虫),放在同一器皿中,埋在地下,三天后取出,母子就相随从,分别用母、子的血各涂于81个钱上,用涂了母虫血的钱去买东西,而把用子虫血涂过的钱留在手中,或者相反。总之,用出去了的钱会自动飞回来,这是钻到钱窟窿里面去了的人的如意算盘,后来也就以青蚨指称钱币。可是这门前青山或湖上春光,连这样容易到手的钱都不用破费,就可以得到,真是太便宜了。休去,也总要讨个活计,于是,他以砍柴为业,即使砍柴的技艺不够精通,也无大碍。其实,也不需活得太累,还是潇洒一点为好。你看那晋时王质入山采樵,不也当见到二人下棋时,便放下斧子,在一旁观看么?当他忘怀一切,不觉日已西沉时,下棋的人说,你怎么还不回去,王质才恍然觉得是该回去了,便去拾斧子,哪知斧柄都已朽烂,原来对弈的是两位仙人。后人便以烂柯指下棋时间之长。“烂柯时树老无花”,意谓这位隐者下起棋来,精神专注,也就不管花开花落了。既有青山可以观赏,又有棋局可以爽心,哪怕那枝枝叶叶的柴薪都是经过风风雨雨才砍来,也就不在意了。

【鉴赏2】

《太平乐府》开篇即载有冯子振的[鹦鹉曲]小令38首,其前有作者自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云:‘侬家鹦鹉州边住,……’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此将该组小令之写作背景和以“风景”为主的内容都已言明,如此难作之[鹦鹉曲](又名[黑漆弩]),作者一气唱和,遂成数十余首,其胸中丘壑、笔下才情,实为古今所罕见。此首《山亭逸兴》为第一篇,以对山中樵夫生活的理想化描写,表现了远离官场而啸傲山林的隐逸闲情。首二句言移家峰顶,于樵采之业并不精熟,可见其并非为山中樵夫,亦并非为樵采而进山;次二句用《述异记》中“烂柯山”的典故,写在山中下棋,唯风雨飘摇中的无花老树、败叶枯枝相伴,其以樵为隐的行为即被点明,欣慰闲适之情,亦融贯于字里行间。[么]篇化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意,点明了弃官归隐的本事,并表明寄意云山、隐而不归的心志。此曲语言精练生动,形象饱满,意境闲适空灵,足可见一种纵情山水的逸怀豪兴。

文章标题:《鹦鹉曲·山亭逸兴》原文翻译赏析-冯子振-元曲三百首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tsy/2779.html

上一篇:《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原文翻译赏析-姚燧-元曲三百首

下一篇:《鹦鹉曲·感事(江湖难比山林住)》原文翻译赏析-冯子振-元曲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