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赏析-[唐]崔护古诗](/uploads/qita/shi665.jpg)
【赏析】
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曾说:“少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少女谁个不善怀春?”《题都城南庄》,就是少年崔护的钟情与怀春之作。
据说他年轻时进京应试不第,于清明日独游都城即长安之南郊,因口渴而未带喝的,便求饮于村居人家的一位少女,彼此均脉脉有情,但均不能像现代人一样直奔主题,只得怏怏而别。次年崔护赴京再试,清明日复旧地重游,风景依然而门墙锁闭,崔遂题此诗于左扉。少女归,读诗而相思成病,绝食数日而死。崔闻讯奔至,伏尸痛哭,也许是现代医学所云之“假死”吧,女竟复苏,二人遂结为夫妇,有情人终成眷属。元人白朴、尚仲贤据此作《崔护求浆》杂剧,明人传奇有《崔护记》《桃花记》,京剧有《人面桃花》。不仅如此,当代诗人艾青有《西湖》一诗,结尾为“在清澈的水底/桃花如人面/是彩色缤纷的记忆”,其人面桃花的意象,明显是从崔诗人那里借鉴而来,崔护有知,也该欣然而笑了。
【崔护简介】
崔护(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博野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文章标题:《题都城南庄》赏析-[唐]崔护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