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玉壶”指什么?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玉壶指什么?

玉壶,指自然无为之心。诗人鲍照在《代白头吟》中写道:“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以“玉壶冰”比喻高洁的品格。唐人有时用“玉壶”来比喻为官廉洁,如姚崇《冰壶诫》序云:“夫洞澈无瑕,澄空见底,当官明白者,有类是乎?故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

诗人在此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亲友之间的了解。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当时王昌龄正为江宁(今南京)县丞。王昌龄在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公元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别,这首诗即为此时所作。

作这首诗时,王昌龄正遭谤议,送别挚友远行,当时凄切心情可想而知。临别所嘱,唯有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整首诗中那苍茫凄寒的江雨和兀然傲立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襟怀。

然而,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再也没有等到他施展抱负的那一天。后来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今湖南黔阳),任龙标尉。在龙标,他的生活十分清苦,他经常和老仆人沿路捡拾枯枝败叶当柴烧。虽然自己不走运,但他洞悉民情,为官清廉,为政以宽,是个颇有政绩的地方官。

对王昌龄而言,在他贬谪生涯的后期,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功业报君的信念丝毫未减,并且越发坚执;另一方面虚无幻灭和世外长生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浓烈。

随着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零落成泥,王昌龄的济世之志也成了泡影。天宝年间,安史乱起,两京沦陷,玄宗避乱出逃,肃宗即位灵武后,大赦天下,此时,曾为“一时之秀”的王昌龄已经垂垂老矣。六十六岁的他在兵荒马乱里选择离开龙标,在濠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含冤死后不久,闾丘晓因贻误战机之罪被河南节度使张镐所杀。临刑前,闾丘晓以年迈的双亲无人供养向张镐求饶,却被张镐厉声喝问:“王昌龄的双亲,又有谁来供养?”张镐在那一刻担当了一次正义的护法官,为王昌龄鸣了不平。

文章标题: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玉壶指什么?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383.html

上一篇: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是感激皇上的恩惠吗?

下一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