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唐·李端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古诗赏析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青睐而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写得婉曲细腻,富有情趣。把小女子的娇柔姿态,内心渴望却不能言说的不知所措,写得灵动极了。

诗的写法如速写,似素描,把女子的心理写得极为传神,真不知李端是在哪里看见这幕,或是他就是女子的“周郎”?

人间四月,芳菲正艳,安静的院落内,桃花肆意张扬地在风中飞舞,花瓣随着清风落入窗棂。

筝房内,水色青衣襦裙的女子,坐在筝前,拨弄筝弦,优美的乐声从弦轴里传送出来。女子敛眉低目,眼中波光潋滟,泛着顽皮的水光,小巧的鼻子轻轻努动,嘴角勾起一个清浅的笑,粉嫩的唇瓣比窗外的桃花还艳丽。情窦初开的年纪,肆意展示自己最美的一幕,是因她知晓那个知音人就在身侧。灵动的大眼,顽皮一闪,故意拂错弦音,只为引得身侧的“周郎”蹙眉回顾。

每每读来,脑海中就是浮现这样一幅场景,不知愁的年纪,情窦初开的少女,迫不及待地想要吸引她钟爱之人的关注。也许着急得有些过分地搔首弄姿,想像成年女子展露妩媚风情一般展现自己的美好,可偏偏青涩如一朵还没有绽放的花骨朵一般,空留下了些许的笨拙,但是依旧可爱。

如花的年纪,无论做什么,都有着青涩的可爱,羞涩的稚嫩。比起成熟的风情万种,世人更多的是爱青葱的美丽。那些不能言语的美好,那些勇往直前的冲动里,没有迟疑的后怕,至多也就是泛红脸颊下的羞涩。青之所以美好,便是因为这些肆无忌惮,和它的短暂吧。

我想每个人说起青春,都会难忘并且当它是最美好的时光。世事便是如此,走的最急最快的,往往都是最美的风景。人生的路上总会有太多的风景,幼年的好奇,少年的懵懂,青春的无忌,成年的责任……而青春时光恰恰是一个启蒙,长大后不愿去做的,少年时不能去做的,都在青春里肆无忌惮地挥洒,甚至是那些明明知道没有结果的事,却依旧能选择勇往直前,不顾及结果,不惧怕伤心,只为心之所想。

回首青春时光的傻气,自己都不觉会笑自己,当初怎么能傻成那般,同样的事情,放到如今,便是怎样都不肯再做了。那些自以为掩饰得很好的小心意,其实早就曝露在日光、人前,唯独自己还不自知,好像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欲言不能言,欲做不能做,独独憋屈着,暗暗地下决心……傻气吗,的确是的,可是却美好得让人不能忘记。

那决定拂错弦音的女子,在决定做这一切前,想必也是在心内百折千回无数次,才决定一试知音人,那带着期待,又时时忐忑的心情,用尽一切掩饰着,觉得一切都没有泄露,却不知早有人看出端倪,畅然一笑,写下诗作,带着对少女的怀春情怀的美丽歌颂,也带着对已逝青春的怀念。

到底是怎样的“周郎”,才惹得弹筝女子不顾听客之感,只为换来他的一顾呢。

我有时会佩服弹筝女子的大胆。在古代弹筝的女子大多是属于乐坊女子,一般弹筝都是为了让宾客听。在这样的场景下,她心属意的“周郎”该是多么出众呀,在众人中因一眼钟情,不顾一切只为一顾。

后世讲,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最有的典故便是: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若是人在酒醉后,还能精准地指出被弹错的地方,那便是真真儿的精于音律了。羽扇纶巾的公瑾,英俊不凡,从容娴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气度呀!偏偏人又文武双全,气度宽宏。这样的风流人物,堪称完美。若是能在人海中一见,谁人能不被他折服,谁人又不爱恋上他呢!

如此看来,我便更能理解弹筝女子了。在古代森严的礼教下,那些丰富的情感,只能靠故意弹筝出错来博得那天人一般的“周郎”青睐,也只能靠这唯一大胆的动作来倾诉内心的渴求,求得钟情的“周郎”是知音人,懂得她的心意。

或者,她更希冀自己成为另一个卓文君,能有一个司马相如读懂她的心意,以琴相回,相伴终身,即使粗茶淡饭,也甘之如饴。只可惜,卓文君不会再有,司马相如也不会再有,即便有,这个女子又是否有文君的才华和勇气,将已经变心的情郎再度唤回呢?

文章标题: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古诗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656.html

上一篇:李端《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其一)古诗原文赏析

下一篇:《苏武令》原文翻译赏析-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