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西林壁》古诗原文赏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古诗原文赏析

【赏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世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此外,苏轼在诗、词、赋、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作品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之一。

苏轼虽然与王安石同出于欧阳修门下,但政见不同,反对王安石的新党推行的变法,在政治上属于旧党。新党执政时,他屡遭贬谪,先后被外放到不同的地方任官,最远曾到儋(音dān)州,最后在常州逝世。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苏轼离开谪居五年的黄州,前往汝州任团练副使。他动身时先南下九江,再上庐山,游庐山期间所作的诗共十余首。《题西林壁》是东坡与僧友参寥同游庐山时,在西林寺墙壁题的诗句。在他刚进入庐山的十几天前,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常来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游遍庐山后,最后以《题西林壁》对庐山全貌作总结性的题咏。

庐山又名匡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南,浩荡的长江环绕山北,澎湃的鄱阳湖汹涌东南,形势绝胜。庐山本身又是那么雄奇怪伟,七重大岭,岗峦起伏,周围达五百多里。层峰插天,浮云岭下,峦影山光,气象万千,自古即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苏轼游览庐山胜景,所到之处达全山十分之五六,总结经验,写下了这首“寓哲理于景物之中”的诗歌。诗中并没有抽象的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自己独特的感受。诗人借助庐山的形象,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特别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庐山美景千姿百态,从正面看觉得它是起伏绵延的山岭,从侧面看又觉得它是陡峭峻拔的山峰。随着距离的远近、视线的高低的变化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庐山在诗人面前呈现了不同的风貌,让他有目不暇接的感受,但他却慨叹自己不能认识庐山的全貌,只因为身处山中,所看到的只是庐山的局部而已。

第一、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诗人游庐山时所见的景象。他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看庐山,步移景换,写出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第一句由“横看”和“侧看”两个角度作对比,得出截然不同的景象。一道道山岭,与一座座奇峰,让读者一开始便能感受到庐山面目变化之大。第二句“远”“近”“高”“低”四字,概括了所有看山的位置,无论是从远处望、近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不相同。既然诗人曾经从各个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欣赏庐山,应该对它十分熟识,然而他却在第三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使读者大为错愕。其实,这才是诗人高妙的地方。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到庐山游览,有人问他:“你对庐山认识有多深?”他会回答:“当然十分清楚,我亲自去过呢!”这样回答好像没有错,但他所见的其实只是某些角度下的庐山面貌而已。

《题西林壁》诗完成后,诗人曾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因为这首诗道出了一个平凡的哲理,包括了全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等耐人寻思的概念。诗人经过了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局部的认识,但他却慨叹总是不能把握庐山的整体面貌,才悟到“身在此山中”,只能从一个角度来看它,所谓“见树不见林”。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陷入迷惘,而是进一步思索:人的认识是相对的、有局限的,通过对庐山面貌的探索,他认识到“当局者迷”的道理。如果孤立地体察事物的一部分,不能从中跳脱出来,则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貌。唯有“处于物外,方见物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对人们有深刻启发,教人不要以偏概全,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因此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诗没有使用一个难字、僻字,也没有运用典故,却又蕴含哲理,寓意深刻而不故作高深,所以能雅俗共赏,赢得后代读者的喜爱。“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熟语。

庐山风景奇秀,其中瀑布更是名传天下。不少诗人都曾游览庐山,并留下吟咏庐山的作品,例如李白有《望庐山瀑布》一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唯有从天上被贬谪的仙人,才有此灵动的巧笔。这首诗成功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形象生动、洗练、明快,从不同面向把庐山瀑布的奇妙和壮观描绘得淋漓尽致。

(新店区新和小学教师 林均郁)

文章标题:苏轼《题西林壁》古诗原文赏析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194.html

上一篇:《东居杂诗》原文赏析-苏曼殊

下一篇: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古诗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