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垂虹亭二首

张元幹

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

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

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

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

熠熠流萤火,垂垂饮倒虹。

行云吞皎月,飞电扫长空。

壮观江边雨,醒人水上风。

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

【注释】

垂虹亭:亭在吴江(今属江苏)垂虹桥上,垂虹桥又名长桥。

《水经注》以会稽、吴郡、吴兴为三吴。即今绍兴、苏州、湖州一带。

“重来”句:作者《芦川词》中,有《石州慢·己酉吴兴舟中》一阕。己酉为高宗建炎三年,和《登垂虹亭》诗作年相同。这句“重来二十年”,可见1109年左右他曾在江南作客。(据《芦川词》有《念奴娇·己卯中》垂虹之作,己卯为1099年,可知三十年前,作者也曾客吴中。)

花石:宋徽宗宣和间曾敕令江南各地交奇花异石,运送花石的船只,称“花石纲”。

松江:即吴淞江。

震泽:太湖古称震泽。

浪发:轻率地出发。

“蛟鳄”句:暗示当时各地风波仍然险恶,时局还在动荡。蛟鳄:指蛟龙和鳄鱼。按:这年高宗车驾至余杭,有苗、刘之变,隆祐孟太后垂帘听政,以平内难。故作者有蛟鳄正垂涎之叹。

熠熠:萤火的光亮。

饮倒虹:传说虹能吸饮,称为虹饮。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

【作者】

张元幹:(1091—约1170)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芦川山人,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政和、宣和间,以词名。靖康元年(1126)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为属官。官至将作少监。秦桧当权,弃官而归。绍兴中,作《贺新郎》词送胡铨,忤秦桧,削除官籍。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登垂虹亭二首》原文赏析-张元幹

【赏析】

这两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是年天,金兵南下,高宗从扬州仓皇渡江逃难,江北地区,大都失守。直到初秋,局势才稍为稳定。这时作者由故乡重来吴越,过吴江垂虹亭,感叹今昔,赋诗二首。

诗的首章,抒发了诗人旧地重游之感和对于时局的忧虞之情。开头两句:“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三吴指苏南浙西一带地区。作者在二十年前(徽宗大观四年)曾在吴越一带作客,那时正值承平,自己也正当壮年,如今重到这里,人已垂老,国家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抚今思昔,以三四两句:“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表示自己深沉的感慨。自从三年前金兵攻入中原以后,汴京失守,北方大地,疮痍满目,江淮地带,也沦为战区。而在宣和年间,朝廷却不恤民力,在江南一带征花石纲,全不关心农事,使得人心涣散,民怨沸腾。二十年间的往事,真是触目惊心。第五六两句,写这次重过垂虹亭,正值雨天,松江上面一派阴云;远处的山峰,都消失在云雾中间;太湖湖面,卷起吞天的波涛,而江南的局势也还没有完全安定。“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正是此刻的实况。结尾两句:“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作者有感于当前风涛的险恶,深深地警戒自己说:“这扁舟可不能轻率地开发啊,水里的蛟鳄,正在向人垂涎呢!”对当时的局势来说,这两句也有双关的语意,在江南的朝廷里,也正有坏人,企图伺机作乱哩。

次章写垂虹亭畔秋晚下雨的情况。作者登上垂虹亭之后,适逢初秋的傍晚。亭子的周围,闪动着熠熠的萤火;长长的垂虹桥,仿佛正垂在江边进行虹吸。雨是刚刚才停止的,仰视天空,行云吞没了皎洁的月亮,闪电扫过长空而来。接着又下起了晚雨,烟水苍茫的太湖上,一片迷蒙的雨景。闪电从云层里映起红光,呈现出壮观的景象。秋风从江面上卷来醒人的凉意。一会儿,风雨过去了,在笑谈中又出现了雨后的清景。天时是多么变化无常啊!这首诗的结尾两句“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是作者此刻对天时的愿望,也是他对时局的愿望吧。

(马祖熙)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登垂虹亭二首》原文赏析-张元幹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844.html

上一篇:《潇湘图》原文赏析-张元幹

下一篇:《枫桥与送别者》原文赏析-张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