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怒发冲冠

《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莫等闲

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

《满江红》是一个词牌名,但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一提起《满江红》,就立刻闪现出岳飞的这首词来。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广为传唱、妇孺皆知的原因,不仅仅是岳飞的这首词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更重要的是他一生无以胜数的英雄事迹。

岳飞一生短短39载,其事迹却在千百年后鲜有人望其项背。公元1122年,20岁的岳飞参军入伍,当年就平定了陶俊、贾进等盗匪之乱;随后,他先后在清水亭、新亭等地打败金军;32岁时,他挥师北伐,接连收复襄阳等六郡,被升为清远军节度使;33岁被封镇宁崇信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侯;35岁,官拜太尉、宣抚使;38岁,他带军收复颍昌府等十余州郡,先后取得郾城、颍昌、朱仙镇等大捷;39岁,岳飞先是领8000骑兵于淮西抗击金军,而后被授枢密副使……

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因剿灭李成、张用有功,被高宗授予“精忠岳飞”的锦旗。其后,岳飞连战连捷收复了大片领土。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率军先后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虢州等地,一直行军到陈、蔡地区。但由于孤军深入,援兵和粮草没有应有的接济,被迫撤回鄂州。返回鄂州后,岳飞深感壮志未酬,写下这首《满江红》。

岳飞开篇就写道“怒发冲冠”,让人不觉想起“完璧归赵”中蔺相如握璧冲向大殿柱子的场景。而现在,作者之于蔺相如的怒气,有过之而无不及。岳飞哪来这么大的怒气呢?一怒,金军亡国之仇,二怒朝廷之媾和决策,三怒朝臣不一心!想到这些,作者自倚楼上栏杆,看见急促的大雨都停了下来。这时,这个戎马一生的将领抬头望天,想起这些年的众多经历,不禁“仰天长啸”:我的心愿何时能实现?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倚栏杆俯仰六合之态,闻此英雄之抑郁言,必定为之动容。

“三十”和“八千”都为约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出,磅礴的气势又起,气吞山河,豪情万千。这句话不但将岳飞自己半生的壮志、功业做了形象的概括,而且写出了功业建立之不易和他对功名的轻视。岳飞曾说:“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他自己更是用把功名视作“尘土”的高风亮节做出了表率,至于用“不惜死”走过的“八千里”路,则是无悔无怨。不仅如此,他还号召其他人,“莫等闲”,用自己的行动来护卫河山,不要等到头发花白,才独自嗟叹。其力挽大厦之即倒的豪迈和悲壮,像那面“精忠岳飞”锦旗一样,感召着无数正义之士。

词的下片伊始,直接说出“靖康耻,犹未雪”的现状,提醒人们勿忘“国耻”。他更进一步,指出宋廷内部的矛盾,这不仅仅是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分歧,更多的是“私恨”。岳飞用这样的疑问句,呼吁众臣形成“文不爱财,武不惜死,臣子息恨”的局面,一心御外敌。如果真能这样,内部安定,那么他则直驾战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尽管“餐胡虏肉”、“饮匈奴血”看似残忍、野蛮,但这也是战争的残酷,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这样最原始的描述,表达的是收复故土的强烈愿望!

从头收拾旧山河,这还是作者收拾破碎山河愿望的书写。不过,在这里,更多地体现出他恢复河山后去朝拜皇帝的想法。一个忠君爱国、文武双全的将领曲折回荡、激荡铿然的爱国、正气之声犹如一通战鼓,在人耳边经久不绝。

岳飞的这首词,以其豪迈、悲愤的风格不但激励着千古中华民族的爱国心,而且每当内忧外患频仍仍是感召一代代志士仁人共赴国难的号角。一生战功赫赫,死后名垂千古。《宋史》曰:“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其所言非虚。但有几人看见这辉煌履历后的凿凿之恨?

文章标题: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赏析-莫等闲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33825.html

上一篇:李清照《夏日绝句》赏析-人杰,鬼雄

下一篇:岳飞《小重山》赏析-白首为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