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斗酒百篇

【释义】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杜甫之斗酒百篇:没了酒兴,诗兴何来?

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的秋天,在东都洛阳的这家酒楼里,杜甫意外地遇到了偶像李白。

那一刻,当朋友指着对面,说那个正在与别人高谈豪饮的白衣男子就是李白时,杜甫激动得差点叫了起来。

然后杜甫就主动走了过去,作揖,自我介绍。

李白报以友好的微笑,并邀杜甫坐下同饮。

“太白先生,这几年我就住在东都的陆浑庄,先生您要是不嫌弃,就到我那儿去住,游东都,我可以为你当导游。”喝完酒,走出酒楼,杜甫对李白发出了邀请。

李白见杜甫虽其貌不扬,但交谈中感觉对方真诚且有涵养,于是便答应了他。

杜甫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偶像零距离接触,一时觉得好像是在梦中。

两人开始在东都并肩同游。在游赏、喝酒的过程中,杜甫总是非常专注地听李白讲那些在京城发生的奇闻逸事,也了解到了李白在来长安前经历的一些事情。

李白在京城体验过的翰林生活,是杜甫最愿意听的。

“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在皇帝身边又怎么样?”李白以轻描淡写的语气说道。

可李白越是这样说,杜甫对那样的生活越是向往。

李白说:“皇上对我倒也客气,我刚入翰林时,他亲自给我调过汤,还在春天邀我和杨贵妃一起去兴庆池赏牡丹花,我当场作了《清平调词三首》,皇上看了那个高兴劲啊,可别提了!”

“是啊是啊,您的《清平调》可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那真是神来之笔,难怪皇上和贵妃会那么喜欢你呢!”说着,杜甫就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李白的《清平调》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杜甫刚诵完一首,李白又接着说道:

“一天,我喝得高了点,皇上要我起草诏书,我就让杨贵妃为我磨墨,让高力士为我脱靴子,他们两人心里不情愿,但当着皇上的面又不好拒绝我。我就是故意刁难他们的,平时在宫里那么骄横,我真是看不惯,其他那些大臣也都只会逢迎拍马,与他们为伍,实在没意思。”

“这也是你不想再在宫里待下去的原因吧?”杜甫问。

李白点头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宫里喝酒不自由啊,经常喝着喝着,皇上那边就有事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尽量找时间去喝酒,感觉诗兴总是跟着酒兴的。”

“我听说过,秘书监的贺大人经常与你一起喝酒,是这样吗?”杜甫又问。

“那还有假?京城里的人都称贺大人为‘酒仙’,初次见面,他请我喝酒,因没带酒钱,他就取下身上的金龟袋作抵押,之后我们就经常在一起痛饮,他醉酒后,走路就像在水上坐船似的,东倒西歪。除了贺大人之外,还有左相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张旭、焦遂等人,有时和他们一块儿喝醉了,我就睡在酒店里,皇上宣诏我也是不理的。”李白不无得意地说。

杜甫听了,觉得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但想到事情发生在李白身上,又觉合情合理。

杜甫对偶像的敬仰之情愈发强烈了,他想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他期待自己也能像李白那样,有朝一日入朝为官,为国效力。

“你啥时开始喝酒的?”杜甫好奇地问。

李白皱眉想了想,答道:“去蜀之后才开始喝,在襄阳初遇孟浩然只是尝了一点酒,到扬州才渐渐对酒上了瘾,以后就感觉离不开酒了。”

几日后,两人离开东都,前往开封。

在开封又遇到高适,三人便结伴游开封、宋城、单父等地,之后李白到任城的家,杜甫回东都。

第二年,杜甫又来任城拜访李白,两人一同游了曲阜、兖州、东蒙等地。这期间,杜甫对李白的酒量和诗才更加佩服了。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三十五岁的杜甫从齐鲁之地来到了长安。初到京城,他总是能听到人们谈论李白的话题,说太白的诗文,说太白的嗜酒,说太白的狂傲和洒脱不羁。杜甫还听说李白和贺知章等人被称作“饮中八仙”。

想象“八仙”们举杯痛饮的情景,杜甫禁不住自顾自地笑了起来,沉吟间,一首《饮中八仙歌》就在脑中构思完成: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成诗于胸,杜甫眼前仿佛出现李白等人举杯痛饮的情景,朦胧中,他感觉自己也仿佛成了豪饮队伍中的一员。

文章标题:李白杜甫之斗酒百篇:没了酒兴,诗兴何来?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5266.html

上一篇:李白贺知章之金龟换酒:有身份的人还怕没酒钱?

下一篇:李白杜甫之天末凉风:我的快乐就是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