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处赏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知我心

首页 > 古诗名句 > 时间:2022-08-17 01: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品原文】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处赏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知我心

【赏析】

离别时,没有那婆娑泪眼相望,不见凄凄惨惨戚戚,只放眼望去杨柳依依。将行之人的漫漫前程,送别人已无法同路,只愿轻轻道一声安好,托月寄情,让明月做媒,代为自己的替身,向友人传去自己的思念与陪伴。

古之送别诗向来少不了款款深情,若无肝肠寸断涕泗横流之态,似乎无以表达离别之时的忧伤与不舍。可是到了大诗人李白手中,不过是蜻蜓点水般的寥寥几语,看似无心的点染却让人细细琢磨别有一番韵味。

之交,当柳絮簌簌而下如鹅毛大雪般一层层沉寂在地面上,当杜鹃鸟异常凄切动人的鸣声响起,这样的声色场景对于寄游在外的李白来说已经够撩人愁思的了,耳畔又忽然传来好友王昌龄被贬谪即将远行的消息。

浅浅的一句心情直白,简简单单的事件始末交代,却一步步引到这愁心之忧上来。远游在外之人又遇到友人离别,让原本霜寒的魂灵越发清冷愁苦。“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不着一个“愁”字而情感自出,这样自然的笔触在寻常间道出巧夺天工的精魄。

不仅杨柳,明月亦是唐诗中的常客。寄寓明月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之情,是文人墨客们常常善用的表现手段。同一明月,在不同的诗中便有了不同的用法,表现之情亦是千差万别。且不说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的“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亦不多言汤惠休《怨诗行》中的“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单是这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便让人深沐春风化雨之感。当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更是让明月幻化作自己的象征。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替自己伴随着远行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一纸诏令自此改写了王昌龄的命运,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黔阳县)尉,从此他将离开这繁华之所,去往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这一离别不仅意味着与好友再难相见,更意味着从此王昌龄的仕途将一蹶不振。对老友遭遇的深刻隐忧加之对现实的愤慨不平让李白愁思益深,好友此番由江宁溯江而上前往龙标,等待在下一个人生旅途中的又将是何样风景……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天宝年间,当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曾与王昌龄有过密切交往,情投意合的两人在那段有限的时光里结下了深厚友谊。纵然后来命运的周折将两人引向了不同的人生轨道,然而在那段时间里的相遇让两人碰撞出了璀璨的光彩,再次听闻好友的消息,却是两人依依话别时……

好友话别,情意真切。当李白将思念寄予因得罪权贵而遭遇左迁的王昌龄之时,亦不禁扪心沉思。那遥遥的愁思,不仅渗透着对王昌龄坎坷仕途的担忧,更蕴藏着同样傲岸不羁的李白对自己不平际遇的愤懑。曾经高歌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桀骜之士即将被流放到远方,而等待着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李白的亦是一次次才情被弃的结局。

将愁心寄予明月,借着风的翅膀直伴友人到贬谪之地。这离奇的想象固然让人耳目一新,然而细细品味,明月寄托着太多人的相思别愁,这外来的负荷不过是赏月人的一厢情愿而已。于明月本身来说,它不过无所忧愁地闲挂在天上,岁岁年年亦不改变。无知无觉的明月,与诗人这无处安放的愁心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情感裂缝,反衬之下,越发突出这愁绪的渺茫无依。

当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跨过山川大海飘飘洒洒地落在友人的几案上,残存在宣纸上的墨香依然。在缕缕的墨香中,一段知音情谊如清泉般潺潺流淌……

文章标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处赏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知我心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34022.html

上一篇: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出处赏析-严武《军城早秋》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下一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处赏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壮举背后的艰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