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夏歌

首页 > 李白古诗 > 乐府 > 时间:2019-01-04 20:54 作者:李白

子夜吴歌·歌 古诗全文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参考资料:子夜四时歌 四首-百度百科 子 夜吴歌·夏歌-百度汉语

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歌》翻译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

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子夜吴歌·夏歌

注释:

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子夜吴歌·夏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李白的《子夜吴歌》分咏四季,这是第二首《夏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此诗题咏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西施。李白秉着古代乐府诗的传统,铺叙历史事件的概要,不抒发他的情趣,而让读者随心体会。

《夏歌》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子夜吴歌·夏歌

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著一“”字而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西施咏》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地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

西施采莲,在若耶溪里,不但有传说,而且合情理;至于泛舟三百镜湖之中,则是作者的想象了。但这一想象却有更改事实之嫌,因为如果是借镜湖湖水的清澈来表现西施“自鉴其美”,或者是借三百里的水程来表现拜倒西施的人的众多,那么下句“人看隘若耶”就显得多余了,这可能是李白百密一疏的笔误。

唐诗诗评:诗中出现了镜湖,荷花,西施,若耶,越王等人名或地名。叙述了一个古越国的故事。越王勾践因复国需要,将西施及另一女子训练成才貌俱全的“佳人”,献给吴王阖闾。后终将吴国消灭。这里隐藏了一个古代的间谍故事呢!但就诗的原意而言,也不过是借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因素,塑出一个鲜活真实的西施姑娘而已。本首是“子夜夏歌”。

 

《子夜吴歌·夏歌》赏析

《子夜吴歌四首》(其二),乐府旧题。作年难考。诗写越女夏天镜湖采莲情景,赞美了越女的美貌和勤劳。镜湖,又名鉴湖、长湖、庆湖,在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若耶,溪名,在今浙江绍兴市南,出若耶山,北流入镜湖。

此诗是李白《子夜吴歌》中的夏歌。据记载《子夜吴歌》是江南流行的民歌,相传东晋时,吴地一女子名子夜,创作四季歌,名《子夜四时歌》,歌的曲调哀怨而伤感,仅四句歌辞。李白沿用旧题,衍为六句,此诗抒写他对夏天镜湖荷花的喜爱和对越女美丽的赞叹。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诗人开篇即描绘镜湖的广淼和荷花的美丽。烟波浩渺的三百里镜湖,又称鉴湖、长湖、庆湖,位于今浙江绍兴市会稽山北麓。唐代杜佑《通典》卷二记载:“汉顺帝永和五年,马臻为会稽太守,始立镜湖,筑塘周围三百十里,灌田九千余顷”。其实早在吴越春秋时,镜湖就很闻名,越王勾践命人已在镜湖遍种荷花,每当初夏五月,千顷湖面,菡萏初开,芙蓉出水,风过荷举,清香弥漫,越女采莲,嬉逐相娱,热闹异常。“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正描写出了初夏五月美女西施临湖采莲,人们争相一睹她美貌的欢乐场面。诗未写西施之美,但从“人看隘若耶”的背衬中,可以想象其美,但见湖面上莲舟穿梭,菱歌飘悠,人们挤满湖边岸上,争看西施,若耶溪被堵塞得狭隘难通了。若耶溪在会稽东南二十五里,北流与镜湖合一,相传是西施采莲、勾践铸剑之处。李白游越,多次流连于此,有《越女词》二首:“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赞美镜湖风光和越女美丽。而此诗直点西施临湖采莲,更增添了镜湖的风光之妙。西施在荷花映衬下,真是“灼若芙蓉出绿波”般美丽。但很遗憾,那娇美可爱的西施等不到明月东升,就满载着落日馀辉收舟归去。“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颇逗人情思,让人联想不已:那棹歌声渐渐远逝,湖上弥漫着袭人的清荷幽香„„。否则,银辉泻湖的月夜里西施又该是怎样的楚楚迷人呢!  全诗风格清新可爱,气息活泼含蓄,深有南朝乐府民歌的情韵,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的意思出处赏析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吴歌-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今子夜歌》(二首)原文赏析-夏敬观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的意思出处赏析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煜诗词

战争铁蹄,踏皱了那池春水-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吴歌·冬歌

子夜吴歌-古诗译文赏析(李白)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四时歌·夏歌》(田蚕事已毕)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的意思出处赏析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四时歌·秋歌》(秋风入窗里)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的意思出处赏析

李白《子夜吴歌》(冬歌)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四首/子夜四时歌

《子夜吴歌·秋歌》原文翻译赏析视频-李白-五言乐府-唐诗三百首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吴歌秋歌》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子夜吴歌·春歌

《子夜歌·其三》(宿昔不梳头)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子夜歌·其三十七》(怜欢好情怀)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子夜歌·其三十五》(我念欢的的)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歌》原文翻译赏析-李煜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的意思出处赏析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四时歌·冬歌》(果欲结金兰)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吴歌》原文赏析-李白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赏析-唐代关于别有怀抱的乐府古诗

《子夜四时歌·冬歌》(昔别春草绿)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李白《子夜吴歌》两首赏析-唐诗白话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处赏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征夫之妻的不眠夜

《子夜四时歌·春歌》(自从别欢后)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意思出处赏析

《子夜歌·其二十八》(夜长不得眠)原文赏析-南朝民歌古诗-南北朝诗歌

《子夜吴歌·夏歌》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子夜吴歌·夏歌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子夜吴歌·夏歌》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子夜吴歌·夏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816.html

上一篇:子夜吴歌·秋歌 下一篇:君道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