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注]--方苞[注]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1]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2]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3]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4]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5]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6]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7]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8]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9]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10]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11]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12]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赏析-方苞

【注释】

[注]左忠毅公: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明万历进士,因弹劾阉党魏忠贤下狱死,后追谥忠毅。

[注]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创始人。

[1]先君子:作者对其已过世的父亲方仲舒的称呼。京畿:都城及其附近。从:使跟从。微行:穿平民衣服出行。庑:廊下小屋。解貂:脱下貂皮裘。

[2]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今河南开封)人。镇守扬州抵抗清军南下,城破殉难。

[3]瞿然:惊视的样子。面署第一:当面批为第一名。

[4]厂狱:明代特务机关东厂所设的监狱。

[5]炮烙:用烧红的铁来炙烧犯人。卒感焉:狱吏被史可法感动了。

[6]草屦(jù):穿草鞋。长镵(chán):一种长柄的掘土工具。为除不洁者:装作打扫垃圾的人。

[7]眦(zì):眼眶。俟:等。构陷:制造流言加以陷害。

[8]张献忠:明末起义者。蕲(qí)、黄、潜、桐:今湖北蕲县、黄冈县,安徽潜山县、桐城县。

[9]道:明清分一省为若干道,长官称道员。凤庐道:凤阳府、庐州府的长官。

[10]番代:轮流代替。

[11]躬造:亲临。第:府第。太公太母:左光斗的父母。

[12]宗老:同一宗族的老前辈。涂山:方苞族祖父的号,名文。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赏析-方苞

【赏析】

在奸佞当道的晚明,东林党人左光斗刚正直言,因弹劾魏忠贤而被陷下狱。狱中的左光斗“被炮烙,旦夕且死”,“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然而他并未委顿求饶,反而勇毅刚强,怒斥前来探监的爱徒“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责备中更有护爱寄望,为避免爱徒多愁善感,左公甚至“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在狱中被折磨得“目不可开”,但左公依然刚正不屈,“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如此意志坚定、忠肝义胆、以国为先的人,不由人不肃然起敬。

左公不畏强权,对人才却倍加爱护。国家用人之际,左公不畏风雪,微服出行,看到苦学而文章斐然的史可法,他体贴地“解貂覆生,为掩户”,并果断提拔,“呈卷,即面署第一”,用盛赞来鼓励、期许,“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左忠毅公最终冤死狱中,为国捐躯,但他坚贞自持的风操、爱才爱国的气度在史可法身上得到延续。史公刚健有为的带兵风格、“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的自我勖励,对先师家属的礼敬,都是对左师教诲的深深回报。文章至此,借彼写此,借史可法写左忠毅公的精神传承完满收结。

全文细节生动,富于文学性,文题又为“逸事”,似小说家言,因而作者在末段以严谨的态度交代史料由来,以映衬左忠毅公令人肃然起敬的人格形象。

方苞是“桐城派”创始人,提倡“言有物,言有序”的“义法说”,行文风格严谨雅洁,《左忠毅公逸事》正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左忠毅公逸事》原文翻译赏析-方苞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031.html

上一篇:诗三首(其三·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古诗译文赏析(王梵志)

下一篇:《哭陆秀夫》原文赏析-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