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序: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鹧鸪天注释】

锦襜(chān):战袍。

燕兵:燕地士兵,代指金兵。娖(chuò):整理。胡䩮(lù):箭袋。金仆姑:先秦箭名。

平戎策:代指辛弃疾南渡之初献给朝廷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主战派名臣、词人,有“词中之龙”一称。

《鹧鸪天》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

【赏析】

辛弃疾与同时代的主战派官员最大的区别,便是他少年时代亲身经历过沙场战斗,而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徒作收复河山的口号。这段经历其实颇具传奇色彩,他在晚年也时常回忆。

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便在家乡山东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反金义军。为了有效壮大抗金力量,他率部投奔了山东最大的一支义军。这支军队是由耿京领导,人数多达二十万。在辛弃疾的建议下,耿京派部将南下,与宋高宗取得联系,争取获得南宋政权的支持,辛弃疾也跟随其中。但当他们胜利完成任务,返回山东的时候,却发现耿京已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溃散。辛弃疾随即带领五十名壮士,杀进金军大营,出其不意地生擒张安国,并在当晚收拢了万余残部,趁着夜色向南撤退。一夜之间,辛弃疾率众人渡过了淮河,成功避开了金兵的追击,安全抵达南宋境内。这首词的上阕,便在回忆这段光辉岁月。

渡江南来后,辛弃疾利用自己的作战经验与谋略,积极向南宋朝廷建议北伐方案,连上《美芹十论》《九议》等战备计划,但却都没有付诸实践,而他自己也与北伐事业渐行渐远,在频繁的调动迁转间荒废了二十年的光阴。

此刻的辛弃疾,又在江西的带湖、瓢泉等地闲居了近二十年,早已须发苍白,不是当年英武雄健的少年模样。春风虽然能够年年重新染绿芳草,但却不能为自己染回曾经的黑发。至于那上万字的平戎大略,早就没有什么用处,他也不再苦心编订,连翻都懒得翻,案头的书册已经换成了向东家借来的教人种树的书籍。种种树、浇浇花的生活多好,何必要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功名呢?

辛弃疾似乎在用最后两句劝慰这位慨谈功名的朋友,要他想开一些。但这种话从他的口中说出来,其实只能带给人无尽的凄凉与更深的慨叹。

文章标题:《鹧鸪天》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533.html

上一篇:《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文翻译赏析-陈维崧

下一篇:《杏花天影》原文翻译赏析-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