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原文赏析-曹丕古诗-魏晋诗歌

首页 > 名篇赏析 > 时间:2022-06-22 22:09 来源:李白古诗网 作者:曹丕

杂诗(其二)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释】

1、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

2、飘风:暴起的风。

3、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吴和会稽为两郡。

4、“弃置”句:是搁在一边不要再谈。这句是乐府诗套话。

《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原文赏析-曹丕古诗-魏晋诗歌

【鉴赏】

此诗借浮云比喻游子的漂泊不定,进而抒发他久客异乡的抑郁忧 伤的心情。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亭亭”,耸立而无所依靠的样子。“车盖”,指形状像大雨伞似的车篷。诗发兴无端,开篇入题,以精练的笔墨勾勒浮云。西北方好像车盖似的浮云,悬挂在远处的天空中,那景象看上去很别致。“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可惜,它没有遇到好时机,而恰巧与一阵暴风相遇。狂暴的旋风吹动浮云急速地飘荡着,正如王夫之说:“风回云合,缭空吹远”(《薑斋诗话》卷下)。这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东南”,指东南方沿海地区,它与开头“西北”呼应。“吴会”,吴郡和会稽郡,即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联系前一首诗,时属天,常刮的当然是西北风。西北方的浮云,也只能被吹向东南。“我”,浮云自指,实是借指游子。这两句意谓,飘风吹着浮云,走啊走啊,一直到达吴越地区。“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浮云从西北转移到东南,换了一个地方。然而,西北不是它的故里,东南也不是它的家乡。实际上,它还是在异乡作客。不管到了哪里,只要不是自己的故乡,又怎么能够久留呢?这样长期羁旅、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人感到极为厌倦,故诗中发出“安得”的浩叹。“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上句本是乐府里的套语,如汉乐府《妇病行》就有“弃置勿复道”一句,与之相近。意思是说,抛开吧,不必再说什么了。诗中直接撷取这一套语,除了沿用原意之外,还有承上启下进一层渲染深化的作用。游子羁泊他乡,本来就感到孤独寂寞,悲伤愁苦;况且,由于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更是处处怕被人欺负。现在竟然从西北又漂泊到东南,更加饱尝了种种辛酸。但这些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以无可奈何、难以为怀的情绪结束全诗,言外含有浓挚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在称谓的运用上比较特殊。开头四句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浮云;中间四句则变为第一人称,“我”即浮云自称,兼指游子;最后两句的“客子”,又是游子自指。所以,诗中的“浮云”“我”“客子”,称谓虽不断变换,实质上都是指游子而言。诗人采用这种写法,亦物亦人,即物即情,描写游子漂泊在外的生活情景,表现其悲伤的心情,形象生动,深切感人。诗借“浮云”喻“客子”的表现方法,兴来飙发,一气直下的结体方式,空阔苍茫的意境,甚至直接套用乐府成句,都可以看出此诗与乐府民歌之间的承袭关系。钟惺说此诗“高古之骨,苍凉之气,乐府妙手”(《古诗归》卷七),是很精到的评论。

(李廷先 王锡九)

《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原文赏析-曹丕古诗-魏晋诗歌

【诗人名片】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次子。建安二十五年(220)代汉即帝位。在位七年。他生长在戎旅之间,自幼娴习弓马,但读书很勤,著述也不少。现存诗歌完整的约四十首。他的诗体式多样,语言通俗,抒情之作往往深婉有致。

文章标题:《杂诗·其二》(西北有浮云)原文赏析-曹丕古诗-魏晋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662.html

上一篇:《杂诗·其一》(漫漫秋夜长)原文赏析-曹丕古诗-魏晋诗歌

下一篇:《秦女休行》原文赏析-左延年古诗-魏晋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