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首页 > 李白古诗 > 乐府 > 时间:2018-12-19 10:21 作者:李白

塞上曲 古诗全文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参考资料: 塞上曲-百度百科 塞上曲-百度汉语

塞上曲

塞上曲》翻译译文

塞上曲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

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汉人民都乐其太平。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平安静。

《塞上曲》赏析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塞上曲

五原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平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汉人民处处平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平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九十二列于《新乐府辞·乐府杂题》。郭茂倩谓此曲和《塞下曲》皆出于汉《出塞》、《入塞》曲。萧士赟云:“乐府《塞上曲》者,古征戍十五曲之一也。”此诗借汉喻唐,王琦谓“此篇盖追美太宗武功之盛而作也。”此诗约作于天宝二载(743)李白供奉翰林期间。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4-176

《塞上曲》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塞上曲》古诗提要:

《塞上曲》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4卷第10首。诗人以汉喻唐,歌颂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侧重讲述非战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出于汉《出塞》《入塞》曲,本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唐人始改现名。作年不详。匈奴,借指突厥。武德七年(624)七月,突厥颉利可汗率骑侵犯至长安西渭桥。贞观三年(629),唐将李靖率骁骑三千进击突厥,第二年于定襄大败突厥,颉利仅以身遁。后李靖又从白道进击,终于平定突厥,生擒颉利,消此边患。太白借汉为喻,歌颂唐初的这场战争,赞美天下统一,边境安宁。

塞上曲

王琦云:“此篇盖追美太宗武功之盛而作也”,良是。宋洪迈《唐人万首绝句》,将此诗分为三章,成三首五言绝句,无据。燕支,山名,一作焉支;五原,郡名,均为匈奴故地。因燕支产一种草,可作胭脂粉,妇女拿来润面。所以失此山,妇女即无颜色,故古歌云:“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诗中地名与注释:

1.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

2.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

3.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元和郡县志》关内道盐州:“汉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号五原„„贞观二年讨平梁师都,置盐州,天宝元年改为五原郡。”地当今陕西定边县。李白《塞上曲》有“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4.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5.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唐北庭都护府下设有阴山州都督府,其址在今新疆塔城一带。非指今内蒙古境内阴山山脉。李白《塞上曲》有“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6.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李白《塞上曲》有“燕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

7.萧条:平静之意。班固《封燕支山铭》:“萧条万里,野无遗寇。”

8.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平息。以翰海风平浪静喻边地太平。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9.渭桥:又名横桥、石柱桥、中渭桥。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渭水上。李白《塞下曲》(其三)有“骏马似风飚,鸣鞭出渭桥”。《塞上曲》有“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相关阅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处赏析-王维《使至塞上》河水吞吐日月的气势

塞上-古诗译文赏析(郭震)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的意思出处赏析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的意思出处赏析

《经行塞上》原文赏析-李梦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意思出处赏析

《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王维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的意思出处赏析

《塞上曲送元美》原文赏析-李攀龙

塞上听吹笛-原文句解诗意赏析-高适诗词

《塞上赠王太尉》原文赏析-宇昭

塞上听吹笛-古诗赏析(高适)

《使至塞上》原文赏析-王维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古诗翻译赏析-王昌龄作品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的意思出处赏析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意思出处诗名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注释赏析-唐诗排名第65名

《采桑子》(非关癖爱轻模样)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思出处赏析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的意思出处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的意思出处赏析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的意思出处赏析

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出处赏析-郭震《塞上》豪气干云的奇男子郭震

塞上曲-古诗译文赏析(王昌龄)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意思出处赏析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的意思出处赏析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的意思出处赏析

陆游《塞上曲·老矣犹思万里行》赏析-宋代关于寸心如丹的古诗

《塞上》原文赏析-柳开

郭震《塞上》古诗原文赏析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意思出处赏析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的意思出处赏析

《使至塞上》古诗翻译赏析-王维作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古诗赏析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的意思出处赏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的意思出处赏析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的意思出处赏析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故事赏析-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使至塞上-古诗赏析(王维)

《塞上听吹笛》原文赏析-高适

使至塞上-原文句解诗意赏析-王维诗词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的意思出处赏析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的意思出处赏析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的意思出处赏析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的意思出处赏析

《塞上听吹笛》古诗翻译赏析-高适作品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赏析-唐代关于边塞之音的古诗

塞上听吹笛-古诗译文赏析(高适)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的意思出处赏析

塞上曲-古诗译文赏析(戎昱)

《塞上曲》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塞上曲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塞上曲》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塞上曲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446.html

上一篇: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下一篇:山人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