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首页 > 李白古诗 > 七言绝句 > 时间:2022-06-02 10:22 作者:李白

赠汪伦 古诗全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参考资料:赠汪伦-百度百科 赠汪伦-百度汉语

赠汪伦

赠汪伦【注释】

①汪伦:泾县(今安徽泾县)农人,或谓为隐逸之士。杨齐贤注李白诗,谓:“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

②踏歌:多人连手而歌,踏地以为节拍,且踏且歌。

赠汪伦

赠汪伦【题解】

汪伦,李白友人,曾为泾县令。桃花潭信手拈出,深千尺信口道出,唯其景切情真,遂成妙语。此为李白游桃花潭时所作。此诗以眼前景潭水为喻,脱口而出,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无限深情。此诗前二句平平而起,后二句妙于转换,异峰突起。严羽评日:“才子神童出口成诗者多如此,前夷后劲。”作于天宝十四载(755)游泾县时。

《赠汪伦》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一: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翻译译文二:

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

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赠汪伦

注释:

⑴汪伦:李白的朋友。

⑵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⑶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

⑷不及:不如。

《赠汪伦》赏析一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

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赠汪伦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首句自称姓名,显得很亲切。已“乘舟”而“将欲行”,表明将行未行,这个时间安排得好,它与下面的“忽闻”紧相配合,产生出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试想:船马上就要荡开,诗人突然听到了岸人传来的一阵歌声,循声望去,原来是汪伦赶来送行。看样子,李白临走时并没有向汪告别,大概是汪伦得到李白已走的消息,便匆忙赶来的。他不但赶来了,还一边唱着歌,一边用脚踏着节拍。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感动呢?.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三、四两句,正是此情此景激发的情感浪潮的突然倾泻,其中蕴含着对这位农村朋友的无限感激之意。但诗人却不写自己的感激,而写汪伦的深情,对方深情如此,则自己的感激自不待言。深情是内在的、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只有外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才会迸发艺术感染力。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借景言情,情从景出。汪伦从岸上踏歌赶来相送,这是眼前景;桃花潭水深不见底,这也是眼前景。于是信手拈来,并用“不及”二字相比较,便写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名句。贴切自然,似乎毫不费力,却又含蓄蕴藉,感人至深。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许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石壁下的钓隐台等。

《赠汪伦》赏析二

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处?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赠汪伦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用水流之深比譬人的感情之深,是诗家常用的写法,如说汪伦的友情真象潭水那样深呀,当然也可以,但显得一般化,还有一点"做诗"的味道。现在的写法,好象两个友人船边饯别,一个"劝君更进一杯酒",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李白酒酣情浓,意态飞扬,举杯对脚下悠悠流水说道:"桃花潭水啊,别说您多么深了,可不及汪伦的友情深呢!"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李白这首诗表情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它"直"中含情,至真之情由性灵肺腑中流出,因而很有艺术感染力。

《赠汪伦》赏析三

此诗是天宝十三载(754)李白盘桓安徽皖南游泾县桃花潭临别赠友人汪伦之作。宋本《李太白全集》此诗题下注云:“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孙至今宝其诗。”其实汪伦并非当地一般村民,据考证汪伦乃当地豪族,曾任泾县令,喜结交名士,对李白仰慕之极。袁枚《随园诗话》记载一则趣事:汪伦作书邀李白来家作客,书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兴致勃勃来到汪伦家,汪伦解释说,十里桃花,是那十里外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是指桃花潭西那开酒店的人家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已。此则趣事不一定可靠,但可见汪伦好客豪爽又很风趣。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赞其“知君好贤才”,抒发谑游相从之乐,有相见恨晚之意。《赠汪伦》则抒发对汪伦送别深情的感激,尤显动人之至。    

赠汪伦

首句,诗人自报姓名,点明欲别事由。“将欲行”三字,使人似见李白登舟启碇挥手作别情景。次句,写送行。一个“”字,峰回路转,神韵顿生。诗人不从正面入笔叙写主人殷勤送行之情,只写“岸上踏歌声”,而这“”又从被送者的“”中写出,更加深了将行之客的意外惊喜之情。“岸上”两字点明送行人位置,与“乘舟”呼应。“踏歌”是唐代一种歌舞表演性质的风俗,踏歌之人手拉手,用脚踏打着节拍,边唱边舞。可见送行场面之隆重热烈。此句未写送行之人,先传踏歌之声,既置悬念,又渲染出一派浓郁的欢送气氛。汪伦如此送别深情,直令诗人感激动情。    

第三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放开一笔,是全诗之转。似诗人顺手拈来,以即景桃花潭地名入诗,天然妙巧。接之“不及汪伦送我情”,以逆挽之法,将潭水之深衬托汪伦送行情谊之深,赋予情谊以具体鲜明的生动意象,而“不及”两字使意境更深一层。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末句点出汪伦之名,既释悬念,又呼应首句李白之名,以突出两人友谊之深挚。     全诗情真意切,“相别之地,相别之情,读之觉娓娓兼至,而语出天成,不假炉炼,非太白仙才不能。‘将’字、‘忽’字,有神有致。”(黄叔灿《唐诗笺注》)千百年来,每当人们他乡作客临别感至主人殷勤送行深情时,都会自然而然想到这首赠别的名诗,感悟到人间友情之淳厚。

《赠汪伦》古诗提要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

赠汪伦

此诗作于玄宗天宝十四载(755),时李白自秋浦(今安徽贵池)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贤士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临行送别,李白因作此诗,全诗写友情,朴素自然。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明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评云:“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以潭水之具体形象,比抽象之情谊,生动明白,成为后人抒写别情之常用语。清人沈德潜评云:“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卷二)

汪伦,泾县(今属安徽省)县令。据安徽宣州市溪口乡汪氏祠堂藏《汪渐公谱》和《汪氏续修支谱》(残)称:汪伦乃唐初歙州刺史、越国公汪华五代孙,又名凤林,为泾县令,居桃花潭。李白《过汪氏别业二首》,王琦本附录《丛说》云:《宁国府志》载胡安定先生《石壁》诗一首,其序曰:‘余尝览李翰林《题泾川汪伦别业》二章。’”诗云:“汪生面北阜。”汪生当即指汪伦。李白又有《赠汪伦》诗,约作于天宝十三、四载(754、755)。

 

《赠汪伦》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赠汪伦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赠汪伦》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赠汪伦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