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鲁儒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古诗 > 时间:2022-05-28 15:03 作者:李白

嘲鲁儒-古诗全文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参考资料:嘲鲁儒-百度百科 嘲鲁儒-百度汉语

嘲鲁儒

嘲鲁儒【注释】

①两句谓鲁儒虽言必五经,但皓首白发,仅知死守章句之学。

②经济策:经邦济世之策。

③远游履、方山巾:皆汉时儒生所服。

④秦家丞相:谓李斯。李斯相秦时黠儒术,罢百家。褒衣人:指儒者。褒衣谓褒大之衣,广博之带。

⑤叔孙通:汉初儒者,为高祖定朝仪。叔孙通为博士,征鲁诸生二十人,有两人以叔孙通所为不合古制,不肯行。叔孙通曰:“真鄙儒也,不知时变。”事见《史记·叔孙通列传》。

嘲鲁儒

嘲鲁儒【题解】

与《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当并读,鲁儒或即彼汶上翁。此篇活画出鲁儒之刻板及不通权变,是绝妙的讽刺诗。东鲁为孔子故乡,儒学特盛,儒风特浓。具有勃勃生力的新型知识分子与代表千余年传统的老儒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发生在鲁地,尤具有其典型意义。

鲁儒,鲁地之儒生。此诗对皓首穷经,死读诗书,不通时事,胸无点策,褒衣方巾,迂阔呆板的腐儒,刻画得极鲜明生动。李白初入东鲁时,受到鲁儒汶上翁等人的嘲笑,因此李白也针锋相对,作诗嘲笑他们。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初至东鲁时。

《嘲鲁儒》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

嘲鲁儒

鲁地老叟谈论《五经》,白发皓首只能死守章句。问他经国济世的策略,茫茫然如同坠入烟雾。

脚穿远游的文履,头戴方山的头巾。沿着直道缓援迈步,还没抬脚,已掀起了尘土。

秦相李斯不重用儒生,你也不是达于时变的通儒叔孙通,和我原本就不是同流。什么适合时代的形势都未晓得,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躬耕吧。

注释:

⑴鲁,时鲁国,在今山东省南部。鲁儒,鲁地的儒生。⑵鲁叟,鲁地的老头子,指鲁儒。⑶章句,分析古书章节、句读。死章句,老死于章句之学中。⑷经济策,治理国家的方略。茫,茫然,模糊不清的样子。⑸著(zhuó),穿。远游履(lǚ),鞋名。⑹方山巾,古代一种方形头巾。⑺从,沿着。⑼秦家丞相,指李斯。⑽褒衣,儒生穿的一种宽大的衣服。褒衣人,指儒生。⑾叔孙通,汉初薛县(今山东枣庄薛城)人。⑿殊伦,不是同一类人物。⒀汶水,今山东大汶河。汶水滨,指鲁儒的故乡。

《嘲鲁儒》鉴赏

这是一首讽刺诗,讽刺的对象是东鲁(今山东)的儒生。鲁地有儒者虽皓首穷经,却死守章句,不懂经邦治国之策。李白自视有“经济之才”、“王霸大略”,或曾受到某“鲁儒”的轻视和嘲笑,故以此诗反讥之。

嘲鲁儒

开头四句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言必称“五经”,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里将鲁儒的精通经书和不谙时务相对比,揭示了他们的无能本质。

然而,标志着儒生身分的仪容却是丝毫马虎不得的。诗人接着以漫画笔法,活灵活现地描摹了鲁儒们迂腐可笑的举止:他们脚下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先扬起了一片尘土。鲁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同时,鲁儒们外表的矜持与其内里的无能构成的对比,又更加突现了他们的迂阔。

诗末六句,是诗人对鲁儒的评论,并且将自己摆进去与鲁儒加以对比,在这种对比中表达自己的积极用世思想。诗中采用了以古喻今的写法:当年秦始皇曾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没收天下的《诗》《书》等儒家之书,谁敢违抗,就施以黥刑,并被罚去筑城。当时,那些褒衣博带的儒生确是吃了苦头。李白对鲁儒们说:正像秦代那些儒生们的可悲遭遇一样,你们这些人断然得不到朝廷的器重;我虽然也崇奉儒学,但却要效法叔孙通,干一番辅弼朝廷的事业,绝不与你们为伍。你们既然对时务一窍不通,那么,就请回到老家的汶水边上种田去吧!结尾二句的嘲讽是极其辛辣的,令人如见鲁儒们的窘态,和李白飞扬跋扈的神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宏伟理想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

《嘲鲁儒》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嘲鲁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开元末年初游东鲁时所创作的一首讽刺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李白移居东鲁不久,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27年)。李白寓居的瑕丘,就是今天的兖州,其地距孔子故里曲阜不过数十里之遥,正是“盛产”儒生的地方。李白来到这里,见到大批“鲁儒”,一旦与之交接,心所鄙之,因此写诗以讽。

嘲鲁儒

这首诗以辛辣的笔调,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腐儒行动迂阔、装腔作势,只会死读经书、不懂治国之策的丑恶形象。全诗采用了以古喻今和对比的写法,用典贴切,形象鲜明,讽刺辛辣,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诗人寓居东鲁时。诗以嘲笑的口吻,对一些鲁地儒生迂阔的形象进行漫画式描绘,讽刺他们死守章句、不通时变、更不懂经邦济世之策的庸鄙嘴脸。诗人以叔孙通自比,表明自己不同凡俗的远大抱负。诗中“远游履”、“方山巾”,皆汉时人所著时装,此处用以言鲁儒身处唐世而犹着古装的迂腐可笑。“秦家丞相府”,指李斯,斯为秦相,罢黜儒术。“褒衣人”,亦指穿大裾博带之服的儒生。叔孙通,汉时博士,曾为高祖定朝仪,他曾讥讽事必遵古的鲁地儒生。汶水,水名,今名大汶水、大汶河,在山东境内。

汶水:即今山东西部大汶河,又名大汶水。源出山东莱芜县北,西南流经古嬴县南,古称赢汶,又西南会牟汶、北汶、石汶、柴汶至今山东平戴村坝。自此以下,古汶水西流经东平县南,至梁山东南入济水。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有“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送梁四归东平》有“殷王期负鼎,汶水起钓竿。”《嘲鲁儒》有“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鲁:指今山东泰山以南汶、泗、沭、沂流域,春秋鲁国故地。今泛指山东省南部。李白《赠武十七谔序》云:“余爱子伯禽在鲁”。另有《送薛九被谗去鲁》、《鲁中都东楼醉起作》、《嘲鲁儒》。

 

《嘲鲁儒》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嘲鲁儒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嘲鲁儒》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嘲鲁儒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