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清秋赋

首页 > 李白古诗 > 诗词歌赋赞序 > 时间:2019-01-12 09:18 作者:李白

悲清秋赋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

水流寒以归海,云横而蔽天。

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

于时西阳半规,映岛欲没。

澄湖原阙湖字练明,遥海上月。

念佳期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

荷花落兮江色,风袅袅兮夜悠悠。

临穷溟以有羡,思钓鳌于沧洲。

无修竿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

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托此,吾将采药于蓬丘。

参考资料:悲清秋赋-百度百科

悲清秋赋

悲清秋赋》白话译文

悲清秋赋

攀登上九疑山远望着清清的河水,看见三湘水缓缓地流动。

水带着寒气流向大海,秋天的天空被乌云遮蔽。

我凭借着鸟迁徙的道路计算着距离故乡的远近,不知离这荆吴之地有几千里的路程。

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落去,一半被山峰所挡住,映在水中的小岛也快消失不见了。

遥远的海上已经升起了明月,清澈的湖水就像白练似的铺在地上。

想着回乡之日遥遥无期,就像在北京而望扬州。

荷花都落了,江水一片秋色,风缓慢地吹着,夜色悠然。

俺在北海边羡慕别人钓鱼,打算到沧州钓大鳖。

可是没有那么长的鱼竿供我举呀,望眼洪波而徒然心忧。

回来吧,人间不是好呆的地儿,倒不如到蓬莱去采药。

《悲清秋赋》赏析

悲清秋赋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中说:“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该诗是他到过永州、登上九疑的铁证。

这篇《悲清秋赋》就是他登九疑时所作。一说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一说作于759年(乾元二年)。作品描绘了绚丽的九疑秋景,作者登高遍览神州四方,视野开阔,意象变幻,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钓鳌客的豪迈气派和远大抱负。结尾“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流露出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的思想。在写作上,受屈原《楚辞》的影响,富有浪漫情调。

《悲清秋赋》古诗提要及诗中地名

古诗提要:

《悲清秋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篇赋,描绘了绚丽的九疑秋景。作者登高遍览神州四方,视野开阔,意象变幻,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钓鳌客的豪迈气派和远大抱负。

悲清秋赋

此赋是李白乾元二年(759)长流夜郎遇赦后,游潇湘、登九疑山时所作。诗人含冤受屈,远窜万里,有家难归,有国难投。虽身为逐臣,但仍时时回首长安,系心国事。但恨君门九重,报国无门耳。于不得已之情况下,只望轻身远举,寄情于山林。元人祝尧《古赋辨体》云:“太白诸短赋,雕脂镂冰,是江文通《别赋》等篇步骤。”

诗中地名:

三湘: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称三湘。一说今湖南湘乡县所在为下湘,湘潭所在为中湘,湘阴县所在为上湘,合称三湘。泛指湘江流域一带。李白《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有“昔放三湘去,今还万死余”。《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有“归鸿度三湘,游子在百越”。《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有“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荆州贼乱临洞庭言怀作》有“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云:“浮三湘之碧波”。《悲清秋赋》云:“见三湘之潺湲”。

 

相关阅读

《悲清秋赋》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悲清秋赋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悲清秋赋》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悲清秋赋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