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1]

--韩翃

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2]

【诗人名片】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附近)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玄宗天宝年间(754)中进士,后任淄青节度使幕府从事。建中初年,因诗文受到德宗赏识,官至驾部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文翻译赏析-韩翃

【注释】

[1]寒食:古代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两天。这两天里家家禁火,只吃冷食,故名寒食。

[注]韩翃(生卒年不详),南阳(今属河南)人。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2]五侯:西汉和东汉都有“五侯”。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一家有兄弟五人同日封侯,汉桓帝时曾有宦官五人同日封侯。另外也有人认为指东汉外戚梁氏一族的五侯。此处以五侯泛指豪门权贵。

【寒食译文1】

春天京城万紫千红处处飞花,寒食节东风吹御柳飞舞飘洒。晚上宫廷忙着传送赏赐蜡烛,轻烟先是散入君王宠幸之家。

【寒食译文2】

暮春的长安城无处不飞舞着柳絮杨花,寒食时节宫中御柳在春风中动荡倾斜。傍晚时汉宫正分赐蜡烛,轻烟袅袅散入五侯之家。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文翻译赏析-韩翃

【寒食赏析1】

这是一首借汉喻唐寓意深刻的讽刺诗。在汉代,寒食节这一天,全国都禁烟火,但皇帝却赏赐权贵们以蜡烛,以示恩宠。这首诗借古喻今,讽刺皇帝赐给宠宦以特权。它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写景叙事与时令紧密相联;“春”字总领“飞花”、“寒食”、“东风”、“御柳”,以描绘京城春景。“寒食”与“传烛”相连,以叙述宫中君臣们的丑事,显出构思上的巧妙和讽意的深刻。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文翻译赏析-韩翃

【寒食赏析2】

寒食节在草长莺飞、花木繁盛的阳春时节,是游玩的日子。此诗是描绘寒食节的上佳诗作,韩翃也因此诗成了家喻户晓的诗人。

前两句描写寒食节时长安城的美丽春光。“春城”一词写出了勃勃的生机与华美的胜景,此语凝练而美好。春季的繁花为人间的繁华城市增添了几分美丽,使得城中春景无处不在,春意盎然。“无处”写出了花之多之繁盛,双重否定的句式增强了肯定语气,仿佛那百花盛开、落英缤纷的景致就在眼前。“飞”字暗写春风的存在,温暖轻柔的春风也把花的香气带到了城中的各个角落。皇城里垂下的柳条此时也在风中轻舞,曼妙婀娜。

第三句和第四句描绘了一幅日暮传烛图。以寒食节禁火的风俗与皇家恩赐宠臣蜡烛作比,暗讽中唐时期日益跋扈的宦官势力。寒食节普天禁火,而皇家却以蜡烛为赏赐,传给五侯。诗人不动声色地写出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超越俗礼的行为,只有皇帝和宠臣可不守常礼。“轻烟散入”生动形象,使人恍惚看见袅袅的烛烟升起,缓缓随风飘入宠臣的家中。此处虽写“汉宫”,实质暗指衰落中的唐朝,寄意深远,言尽意存。

《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文翻译赏析-韩翃

【寒食赏析3】

长安的春天花开不断,自立春开始,杏花、李花、桃花,梨花,直到暮春时的牡丹,次第绽放。长安人喜欢春游,似乎整个春天都是出游的日子。从“长安二月多香尘,六街车马声辚辚”,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再到“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这是至今我们还能在唐诗中读到的繁华热闹。而在写长安春天的唐诗中,韩翃的《寒食》可能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了。

不过不同于其他诗歌极力描写长安的红尘滚滚、寻欢行乐,这首诗中的长安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依然是春天,依然是长安,清风吹来,朱雀大街两边柳条轻拂,满城落花飘舞。没有往来奔驰的骏马轻车,没有叫嚣喧呼的富少妖姬,长安的美丽中多了几分矜持和端庄。寒食节禁火,让长安城又增添了几分清冷。唯有皇宫之中点亮了蜡烛,皇帝再将点燃的蜡烛分赐给权贵近臣。从皇宫到少数权贵之家,烛光点点,轻烟袅袅。不作富贵语,但这首诗中的长安,具足了皇家的气象、帝都的气派。

据说唐德宗有一次欲任命韩翃为驾部郎中知制诰,当时的江淮刺史也叫韩翃,承命的大臣就进一步请示任命的是哪一个韩翃。德宗在请示的奏折上写下这首诗,然后在旁边批道:与此韩翃。

假如这首诗真如有人所认为的暗含讽喻之意,讥刺了宦官专权的政治现象,那么唐德宗是不会如此欣赏这首诗的。

文章标题:《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原文翻译赏析-韩翃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1224.html

上一篇:献给一个时代的情书-韩翃《寒食》赏析

下一篇:《九绝为亚卿作》(其三、其四、其五、其八)原文赏析-韩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