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洲》原文(1)

鹦鹉来过吴江水(2),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3),芳洲之树何青青(4)。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5)。

迁客此时徒极目(6),长洲孤月向谁明(7)。

李白《鹦鹉洲》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鹦鹉洲》注释

(1)鹦鹉洲: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祢衡曾作《鹦鹉赋》

于此,故称。

(2)吴江:指流经武昌一带的长江。

(3)陇山:又名陇坻,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相传鹦鹉出产在这里。

(4)芳洲:香草丛生的水中陆地。这里指鹦鹉洲。

(5)锦浪:形容江浪像锦绣一样美丽。即风吹开了烟雾,送来浓郁的兰香;两岸桃花盛开,映照得江浪绚丽如锦。

(6)迁客:指自己是流放过的人。

(7)长洲:指鹦鹉洲。向谁明:意即照何人。

李白《鹦鹉洲》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鹦鹉洲》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诗人借描写鹦鹉洲的景色,表现自己的孤寂心情。前人对这首诗评价很高,有人认为这是李白崔颢黄鹤楼》诗争高下的产物。如果单纯从此出发评价此诗,那就简直忽视李白了。仅仅从争气斗胜或单纯模仿出发,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种感情深沉、意境阔大的作品来的。

李白《鹦鹉洲》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鹦鹉洲》赏析

鹦鹉洲是江的名胜,洲之所以得名与祢衡以及他所写的《鹦鹉赋》密切相关。因此,在李白诗中提到鹦鹉洲时,也多与祢衡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鹦鹉洲的描绘,诗人委婉地抒发了慨叹祢衡才高命窒终于被杀的痛惜之情,李白以祢衡自比,诗中还含有伤古人亦复自伤的深意。

开篇“鹦鹉来过吴江水”,“鹦鹉”二字看似实写,其实乃代指祢衡。虽然鹦鹉可能在此飞过,但鹦鹉洲之得名却是因祢衡的一篇

《鹦鹉赋》。所以,下面紧接着便说“江上洲传鹦鹉名”。但,我们仍不妨把“鹦鹉”当作一语双关、虚实并用来加以对待。这样理解,才更有诗意,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一点也体现在第三句里边:“鹦鹉西飞陇山去”,相传鹦鹉产自今陕西、甘肃一带,所以,如果鹦鹉飞走,很可能飞回它出生的陇山去了。其实,“鹦鹉西飞”真正的含义,乃是暗写祢衡的被杀。诗人对此,无限惋惜。

因此下面紧接用了个设问句:“芳洲之树何青青?”这一句转描述为抒情。这四句意思是说:鹦鹉啊,你曾经飞越这吴江,江上的沙洲传播着鹦鹉的美名;既然鹦鹉已向西面的陇山飞去,芳草萋萋的沙洲啊,你为什么仍爱碧树青青?以上四句,可以算作第一段。在这一段里诗人的心情沉痛,感慨万端,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而又自然。

后四句是第二段。“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两句,实际是“芳洲之树何青青”的补充和发挥。“烟开”,也就是李白诗中多次出现的“烟花”“烟景”。“烟花”“烟景”“烟开”都是写春天百花盛开,色彩浓艳,远望霞蒸云蔚,如一片锦绣般的烟霭。”烟开”句,写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远看去,鹦鹉洲上,花团锦簇,好像是被一片轻烟笼罩;诗人仿佛看见淡烟薄雾形成的帷幕忽然被风吹荡开来,通过这帷幕的罅隙,可以看见那嫩绿的兰叶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同时还可以嗅到那随着微风飘拂而来的香气,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少许七字,却有很大容量。其中有视觉(“烟开”“兰叶”),有嗅觉(“香风”),还有触觉(“”)。这么多的感受、感觉、感触,压缩在一句之中,读起来却又那么透脱疏朗,毫无雕琢斧凿之痕,真正是锦心绣口,自然浑成。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评价他这类诗句,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下面,“岸夹桃花锦浪生”则是从视觉这一方面来加以描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色彩感与动态感。艳丽夺目的桃花,被江岸、洲岸夹在一起,仿佛被什么力量簇拥着升腾而起;落入江水的花瓣,还有倒映入水的繁花,把晶莹明澈的江水染得像一匹绚烂夺目的锦缎一样,在东升的明月照耀下,伴随着晚潮向岸边拍击而来。这境界,不免使人联想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未二句“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迁客”,指被贬谪到远地的官吏,这里是作者自指。李白从磷获罪而被流放夜郎。

”,徒然之意。“极目”,远望。通过这一句,可以想见,诗人所极目远望的并不是“芳洲”“兰叶”和“桃花”,他所望的乃是“鹦鹉”,也就是祢衡。据陆游《入蜀记》载,鹦鹉洲上有茂林神祠,远望如小山。洲盖祢正平被杀处。写《鹦鹉赋》的祢衡已长眠地下,洲上的一轮孤月啊,你到底为谁春夜长明?这两句感情是很沉痛的。我们联系李白晚年的不幸遭遇及其处境,就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怀祢衡亦复自伤的情感。

文章标题:李白《鹦鹉洲》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5930.html

上一篇:李白《早发白帝城》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下一篇: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赏析-注释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