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不滥情,温柔亦奔放

女子的相思大多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即便再聪明的女子,陷入爱情的旋涡后,也躲不过相思的苦楚。世人只识海水深,却不知道比海水更深、更寒的便是相思的苦海。毕竟,海水的尽头还有海岸,但相思的尽头却依旧是无尽的相思。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李季兰《相思怨》

多情不滥情,温柔亦奔放-李季兰《相思怨》

这首《相思怨》意境高远,又遥遥有《古诗十九首》的古风。读此诗不难随着诗意联想到这样一些画面:高高的楼宇上接青天,在满天满地的月光笼罩下,高楼仿佛是神仙住的瑶台。一个女子在高楼上弹琴,曲调忧伤凄清,绵延直入虚空,只有相思的曲儿才会这样缠绵悠长。可是,突然弦断音裂,想必是女子思情切切,再也弹不下去了。曲散肠断,这女子,抚琴独坐,神情萧索,黯然良久。

写作此诗的李季兰是唐代著名的才女,也是著名的女道士。和大唐的公主一样,唐代的很多平民女子也会选择 “出家”做道士来躲避尘世的纷扰。鱼玄机说过,“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弃绝红尘、遁入空门,说到底都是因为没有遇到一段美满的姻缘。完美的婚姻就像一个平滑的圆,在任何对接处都毫无牵强感,而且通体圆润,流畅自如。所以有人说,“好的爱情是不累的”。

也许是基于这种人性化的考虑,唐朝的婚姻制度非常开明,从贵族公主到百姓民女,离婚再嫁都不算什么耻辱。这一点虽然极合人性,但也给唐代女子带来许多负面评价,从衣着服饰到再婚再嫁,都成了后世指责她们风流的佐证。

唐朝是非常开放的,据说,在唐代喜庆的节日里,街头还有裸女相扑,其开放程度可见一斑。

但人们仿佛忽略了历史的特性,除了区别于其他朝代的自由与开放,大部分唐代女子还是秉持了所谓的 “封建道德”,恪守本分,温良恭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王建《新嫁娘》

这首诗写的是新娘过门三天之后首次下厨做饭的过程,诗人把新嫁娘人地生疏、初入厨下的忐忑和谨慎刻画得细致入微。首句以 “三日”说明 “新嫁”,“洗手”以示 “洁净”,说明她为给公婆做饭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因 “未谙姑食性”,心里还是十分不安。后两句也是对 “新”字的注解,正因刚入门,不熟悉婆婆的食性,所以她先让小姑尝过才敢奉上,这样就不会出错了。新娘的细腻谨慎、巧思慧心跃然纸上。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后的才女,当年都曾经花前月下。但进入婚姻后,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孝顺公婆,同样要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离婚是可以的,不过也没那么容易,名节、地位不是每个女人都能轻易放弃的。所以,即便遇到了真正的爱情,迫于婚姻的束缚,有时候也不得不忍痛放下。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这首诗的大意如下:你知道我是有夫之妇,却赠给我一对明珠。我感激你的情意,将它们系在红罗褥上。我丈夫家也是有地位、有权势的名门望族;所以,我尽管知道你对我情深意重,也只能和丈夫 “共进退,同死生”。今天,我含泪将这对明珠送还给你,只能怪造化弄人,没有让我们在未婚时相遇。

很多人考证说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男女之情,实则寄托了张籍的政治理想。但仅从诗作表面意义理解,这首《节妇吟》却不失为唐代女子信守婚姻的典范。婚姻以外的爱情,能够给人刺激,但兴奋过后,依然要回归平淡。再多的激情也有燃尽的时候,坚守婚姻,也便守住了幸福的底线。如此说来,张籍笔下的 “节妇”似乎比现代人更有智慧。于情于理,“还君明珠双泪垂”,既不乏对别人感情的尊重和感谢,也没有突破道德和婚姻的规范,有情有义却也有礼有节,实在是一个懂得感情又珍惜生活的才女!

温柔如水是女子的美德,但是自由奔放同样是一种风景。女子历来给人的印象都是重情的,这是多情。多情而不滥情,这应该是女子活着的最佳状态。因为对女人来说,爱情在她们的生命中占有巨大的比重。

文章标题:多情不滥情,温柔亦奔放-李季兰《相思怨》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mingju/18319.html

上一篇:借古讽今的惆怅-杜甫《蜀相》

下一篇:柔肠寸断,在故乡的山水中-李益《春夜闻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