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周南·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注释】

(1)樛(jiū)木:弯曲的树枝。

(2)葛藟(lěi):野葡萄,也有认为是两种草名。累(léi):攀缘。

(3)只:语助词。

(4)福履:幸福。绥:下降。

(5)荒:掩盖。

(6)将:扶助。

【译文】

南边弯弯树,葛藤缠着它。快乐的人儿,幸福降临他。

南边弯弯树,葛藤荫盖它。快乐的人儿,幸福佑护他。

南边弯弯树,葛藤围绕它。快乐的人儿,幸福陪随他。

【翻译】

南边弯弯树枝丫,野葡萄藤攀缘它。先生结婚真快乐,上天降福赐给他!

南边弯弯树枝丫,野葡萄藤掩盖它。先生结婚真快乐,上天降福保佑他!

南边弯弯树枝丫,野葡萄藤旋绕它。先生结婚真快乐,上天降福成全他!

(程俊英 译)

《诗经·周南·樛木》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赏析1】

这本是一首祝贺新郎婚喜的诗歌,但古人往往从政治的角度加以理解,或认为是后妃无嫉妒心的赞歌(《毛诗序》),或认为是众妾感后妃之德而歌唱(朱熹《诗集传》),牵强附会,清人及近贤多不满其说。方玉润认为:“观累、荒、萦等字有缠绵依附之意,如茑萝之施松柏,似于夫妇为近(《诗经原始》卷一)。”王先谦也说:“《文选》潘安仁《寡妇赋》云:‘……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樛木。’李注:‘……言二草之托樛木,喻妇人之托夫家也。《诗》曰: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按,潘以女子之奉君子,如葛藟之托樛木。李引此诗为释,是古义相承如此,不以‘樛木’喻‘后妃’,‘葛藟’喻‘众妾’也(《诗三家义集疏》卷一)。”这显然于诗意更为通达,故宜取以解析之。

此诗内容极其简单,既无生动的人物形象,又无具体的叙事情节,从头至尾,只在祝贺新郎(君子)快乐,所以用“乐只君子”一句话即可表明无遗。但诗人采用重章叠唱的艺术形式,同时又变换几个富于表现力的字眼,因此,倒也不显得很板滞无味,在艺术表现上还有节奏轻快、情调柔婉的效果。

全诗三章,每章第一、第三两句完全重复,而第二、第四两句则各换一字。虽在十二句中仅变换六字,却有使诗意前后连贯和次递发展的两层作用。“累”“荒”“萦”三字在诗中都有缠绕攀附的意思,词义很相近。所以,它们虽在每章的第二句中依次有所调换,但却不改变诗意,只是以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既形象又普遍的葛藟缠绕樛木的自然事物作为比喻,强调表明女子嫁给“君子”。在这里,诗人于每章首二句中巧妙而反复地运用同一形象化的比喻,使喻体本身栩栩如生,自然能引起人的丰富联想,并极力体味它的喻义,从而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而亲切的印象。承此而下,诗人又在每章第四句中依次更换了三个具有逐层推进作用的字眼,既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意义,又抒发了诗人的殷切之情。从幸福的初步降临(绥),到幸福的长久保持(将),至幸福的完全成就(成),步步加强语势,层层加深情感,热烈地表达出对人的美好祝福。全诗如方玉润所评:“三章只易六字,而往复叠咏,殷勤之意自见。”

(赵望秦)

【赏析2】

这是祝贺新婚男子的赞歌,三章反复回环,体式、句法完全相同,略加变化之处只不过是在每章二、四两句各换了一个字,诗意集中,节律整齐统一。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女子出嫁后就会像藤萝之依附树木那样依附丈夫,因此古代常连类设比。同时,藤和树的缠绕也可象征关系的亲密无间。《文选》潘岳《寡妇赋》有“顾葛藟之蔓延兮,托微茎于楞木”一句,李善注道:“言二草之托樛木,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李注正是用这首诗来解释潘赋的。传统的解释说这首诗是姬妾赞美后妃,称颂她能宽容和庇护下人,而没有嫉妒之心,《诗序》和朱熹的《诗集传》都是如此。朱熹特意将诗中“乐只君子”一句(分明是指男子)曲解为“君子,自众妾而指后妃,犹言‘小君内子’也”,为之穿凿弥缝。直到清人戴震,虽然不同意《诗序》和朱说,但仍认为是“下美上之诗”。崔述《读风偶识》又据此揣测为“或为群臣颂祷其君亦未可知”。如果要依此来穿凿解释,那么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明里称颂暗中讽刺的诗,因为“樛木”是下端弯曲的恶木,把君王形容成樛木,不是讽刺是什么!

因为曲解为姬妾称颂后妃之诗,所以各章第四句的“绥”、“将”、“成”等字,也就只好释义为“安”、“扶助”、“成就”以配合之,将朴素的民歌解释得格外深奥。直接从诗的本意求之,就一点也没有什么高深费解之处,不过这要建立在不受传统社会的束缚的前提下。诗的比兴也是当时最习惯的手法,例如“南有樛木”两句在《小雅·南有嘉鱼》一首中的用法。

文章标题:《诗经·周南·樛木》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800.html

上一篇:《诗经·周南·卷耳》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下一篇:《诗经·周南·螽斯》原文翻译赏析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