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别张天觉

魏泰

风十驿望台星,想见冰壶照座清。

零雨已回公旦驾,挽须聊听野王筝。

三朝元老心方壮,四海苍生耳已倾。

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

【注释】

台星:即三台,指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在斗魁下,两两相比。《晋书·天文志》:“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古人以三台喻三公,台星即指执政大臣。

【作者】

魏泰:生卒年不详。字道辅,号溪上丈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布妻弟。崇观间,章惇为相,欲官之,不就。晚年卜居汉上。工文章,有口辩。米芾称其与王安国并为诗豪。有《东轩笔录》、《临汉隐居诗话》。

《荆门别张天觉》原文赏析-魏泰

【赏析】

张商英,字天觉。大观三年(1109)六月,宋徽宗罢蔡京相;七月,复召用张商英。张从宜都入汴京(今河南开封),路过荆门(今湖北当阳),魏泰从襄阳去会他,分手时,写了这首诗。

“秋风”,点明季节;“十驿”,极言襄阳至荆门里程之长;“台星”,谓张商英,表示诗人对他的仰慕和尊敬。“冰壶”,用以比喻张商英为官清廉。李白诗:“为邦默自化,日觉冰壶清”;晁补之诗:“尚书廊庙具,气若冰壶凉”,所用“冰壶”一词,含义都与此相近,都从鲍照“清如玉壶冰”句化出。

这首诗头两句叙诗人从襄阳赶来荆门跟张商英会见,推想他必能澄清当前的时局(“照座清”)。这充分表明了诗人对张商英友谊的深厚和期望的殷切。

“零雨已回公旦驾”,用周公旦的典故。周公辅成王时,兄管叔鲜和弟蔡叔度散播流言,说他将不利于成王,成王疏远了他。后来成王明白了事实真相,决定迎周公回来主持朝政。周公东征时曾作《东山》(《诗经·豳风》)诗,诗中有“我来自东,零雨其蒙”的句子。作者用这个典故比喻张商英,就暗含着张所遭诽谤业已澄清并将受重用的意思(张商英果然于次年任右相)。

“挽须聊听野王筝”,用桓伊和谢安的故事。谢安东晋名相,晚年因小人进谗言,孝武帝猜忌他。桓伊,小字野王,善音乐。有一天,晋孝武帝召桓伊饮宴,大臣谢安也在座。桓伊弹筝,歌曹植《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意思在为谢安辩诬,谢安泪下沾襟,于是越席挽桓伊须,深致谢意。这里把张商英比作谢安,也暗喻张将重新获得徽宗的信任。

“三朝元老心方壮”:张商英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因此称三朝元老。此次入阙对策,正满心想干一番事业。“四海苍生耳已倾”:谓全国老百姓都对张商英寄予莫大的希望。“白发故人来一别,却归林下看升平”:诗人自谓年老,虽不出仕,也将回襄阳老家期待过太平日子。

《宋史·张商英传》说:张商英“为政持平”,曾“大革弊事”,因此“蒙忠直之名”。魏泰这首诗,即反映了当时一些人对张商英的看法。

这首诗不以意境取胜,而以事、理结合和情、韵兼胜见长。它把叙事、说理和抒情三者都凝铸入诗,诗句里又饶有时、空变化和声、色交感。如首句:“秋风”暗示了时间的转换,“十驿”展示了空间的悠长;两者相联,又形象地抒发了诗人情谊的殷切。颔联虽然用典,但不僻、不涩;既反映了当时朝野的舆论,又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企求。加上“零雨”见色;“筝”见声。声、色交互,更增添诗的韵味。颈联出句写张商英个人的抱负;收句写普天下万众的期望。尾联回叙自身,写临别依依之意;且能脱出俗套,不作儿女沾巾之态,而以兴冲冲地归看升平结束全篇。这样写,诗的精神境界就高了,并可引起读者产生遐想。

米芾称魏泰与王安国“并为诗豪”(《宋诗纪事》)。话虽然说得过了头,但不纯是溢美之辞。魏泰强调诗要“浑厚”,反对黄庭坚“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临汉隐居诗话》),这类主张,对宋诗的发展显然有良好影响。

此诗除“诗律峻峭”已受到《桐江诗话》作者的赞许外,风格上也颇豪放,在宋诗中很有特色。

(蔡厚示)

文章标题:《荆门别张天觉》原文赏析-魏泰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4053.html

上一篇:《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原文赏析-魏了翁

下一篇:《登雨花台》原文赏析-魏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