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题解】

《蜀道难》是李白在长安时所写。题目属古乐府旧题,现存的还有梁陈时代的几首,都写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李白此诗在意旨及写法上有所创新,为千古名篇。

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斥严武说。称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二)刺章仇兼琼说。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琼而作,警诫朝廷防范他有反叛之心。章仇兼琼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三)讽喻说。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家安危,回到长安。(四)咏蜀说。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咏蜀耳,言其险,更著其戒”。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名篇,别无寓意。”(五)仕途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以上解读中,前两说皆不足信,较多为人采用的是咏蜀说及仕途说。

蜀道难-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句解】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诗篇开头即起势突兀,用强烈的感叹、夸张的语调、超人的想象,点出“蜀道难”这一主题。他说,哎呀呀,山多么高,多么险啊!蜀道的难行,比登上青天还难!蚕丛和鱼凫这两位古蜀王,他们建国的年代是多么久远不明。从那时到现在已有四万八千年,蜀国还不曾和秦地的人们沟通来往。

“噫吁”,惊叹声,宋庠《笔记》说: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蚕丛”和“鱼凫”,是传说中的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四万八千岁”,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时间的漫长。“秦塞”,指秦地,即今陕西省中部地区,为古代秦国的发源地,古称秦为“四塞之国”。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你看,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之路,山是那样的高,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沿此可以横越峨眉山的顶峰。

秦蜀之间群山连绵起伏,峭拔险峻,构成两地交通的一大屏障。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它位于长安以西,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名山志》云:“关中诸山莫高于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诗人则夸张地说只有鸟儿才能飞得过。峨眉山也是有名的高山,“四川有个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诗人选取这两座山为代表,意在表明自秦入蜀,都是高峰难行。

诗人还借用《华阳国志·蜀志》中的一则神话故事,说:山崩了,地裂了,壮士们死去,然后才有天梯一样的山路与栈道,将秦蜀两地沟通连结。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迎接。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时,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蛇尾,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拉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五丁开山”的故事。虽为神话,却是现实的反映。战国时秦惠王灭蜀,修栈道,置蜀郡,从此蜀地开始与秦交通。那些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石架木、铺设路面而成,有的宽仅盈尺,下临深渊,行走其上,心惊胆颤。由此可见,古蜀道的开辟是十分艰难的,不异于地崩山摧,不知有多少人为此献出生命,正如神话故事所描绘的那样,具有神奇悲壮的色彩。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的高危难行,究竟何以见得?你看,上面有太阳神的六龙车也要回车绕道的高峰,下面有波涛滚滚、为大山所阻而回旋转折的急流。黄鹤善于高飞吧,尚且不能越过;轻疾敏捷的猿猴想要通过,也发愁不能攀援。

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写山势的高危,而且衬以水险,再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由此可知,人要行走是何等之难。“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是由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在空中行驶。“回”,迂回、绕道。“高标”,指山中最高而为一方标志者,极言蜀山之高,成为羲和回车的标志。

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接着诗人就具体描写山路的难行。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那青泥岭的山路是何等曲折盘旋,每走一百步就要绕着峰岩九次转弯。山高入云,走在上面,用手就可摸到星星。仰起头来,似乎呼吸都被压抑屏住。唉,山势是那样峻危,行走是那样艰险,直叫人心惊胆颤,只好手抚胸口,坐下来连声长叹。

行人提心吊胆,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蜀道之难,真如登天。“青泥”,山岭名,位于今甘肃、陕西两省界上,为入蜀要道,其岭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人常常碰上泥淖,故得名。“参”和“井”,为星宿名,分别是蜀、秦的分野。所谓分野,是指古时根据天上星宿位置,划分地面相应的区域。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又是一番情状:我且问你,你到西边远游,什么时候回还?那可怕的路途、险峻的山岩,实在不可登攀。一路上,只见悲伤的鸟儿在古树间啼唤,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丛林间。又听到杜鹃鸟在月夜哀啼,一声声“不如归去”,真是愁绕空山啊!

诗人借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自然环境,渲染旅愁和蜀道孤寂苍凉的气氛,说明蜀道的难行,不仅是对人生理的挑战,更给人带来心理的不安。“子规”,即杜鹃鸟,蜀地常见,暮即鸣,常常通宵达旦。传说为蜀王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声凄切,谐为“不如归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沿着蜀道前行,景色不断变换,但不变的依然是艰险。唉,蜀道真难啊,难于上青天,人一听到这,美好的容颜就憔悴了。你看那群峰连绵,离天不到一尺,枯松倒挂,依靠在悬崖绝壁上。飞泻的急流瀑布争相咆哮喧腾,冲击山崖,翻转石块,好似千万条山谷中巨雷轰鸣。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可叹你这远方之人,为什么要来这地方!

这好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远景大画面: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接着平缓拉近,仰视上推:枯松倒挂绝壁;尔后转为特写:飞流、瀑布、悬崖,水石激荡,再配以山谷轰鸣的音响,真是惊险万状,目不暇接。这组句子气势磅礴,节奏很快,极尽夸张之能事。

“喧豗”,喧闹声。“砯”,撞击声,这里是撞击的意思。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在蜀道上一路跋涉,不仅有天险,还要防备歹人与毒蛇猛兽的攻击。到得剑门关前,只见山势高大雄峻,一人把守,万人不能闯开。假如守关的人不是亲信,就会像豺狼一样起了野心,成为叛逆祸患。在这里,早上要防备猛虎的袭击,晚上要警惕毒蛇的暗算。它们磨尖牙齿,吸食人血,杀的人就像乱麻一样多。

诗人在对剑阁险要形势的描写中,融汇了前人的诗句,晋人张载的《剑阁铭》中写道:“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剑阁”,又名剑门关,今四川省剑阁县以北,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易守难攻,古为兵家争夺之地,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有人说,猛虎、长蛇比喻割据、祸害一方的人,也有人说是写实。“匪”,通“非”。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锦城虽说是块乐土,还是不如早早回家。蜀道难啊,难于上青天!我转身向西眺望,禁不住连声长叹!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有深沉的慨叹意。“长咨嗟”三字,若有余音,发人深思。“锦城”,即锦官城,成都的别称。成都以产锦著名,古代曾设锦官于此,专理其事,故称之。

【评解】

虽然本诗难确指一人一事,但全诗极言蜀道之难之险,同时激荡着一种奇伟之气,有卓荦不群、横空杰出的气势。基调与李白出蜀时所写诗篇不同,极近于开元末、天宝初被迫离开长安后的一些作品。

读《蜀道难》,既感受到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又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极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蜀道难》正如此。明代诗人高启称此诗为“商声激烈”。“商声”,伤心之声也,然而却又“激烈”;不是凄凄切切,而是呼号奋发、自由奔放的悲歌。《唐摭言》卷七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蜀道难》采用的句式长长短短,参差错落,基本上使用五七言诗歌的句法,但中间又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一切都像是信手拈来,使人读着如觉龙腾虎跃于高崖深壑之间。诗的用韵,也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故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捉摸殷璠的意思,是说李白情感充沛,想象力和语言都特别有震撼力。

蜀道难-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诗人名片】

李白简介

李白的诗,传诵千古。他的家世和出生地,还是一个谜。

现在一般认为,李白生于唐长安元年(701),卒于宝应元年(762)。关于他的出生地,一说生于蜀中(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尽管尚有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从五岁到二十五岁期间,一直生活在蜀中。说他的故乡是四川,是没有问题的。

李白的父亲没有做过官,可能是一个富商。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六甲”是计算年月日的六十甲子,也用于小孩识字。“百家”是诸子百家的各类杂书。从李白诗文中所引词章典故来看,他读的书的确是很多的。

在读书之外,李白还学习剑术,大概水平还不错。他的一位朋友魏万曾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后来漫游时,李白可能常常佩剑在身,同为“饮中八仙”之一的崔宗之就说他“袖有匕首剑”。

大约十八岁时,李白在家乡附近的大匡山,跟随一位名叫赵蕤的隐士读书学习。赵著有《长短经》一书,主要论述王霸之道,研究帝王统治之术。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李白与山林禽鸟相亲,没有下山进过城,后来他时而想过问政治,时而想隐退,多少受过赵蕤的影响。

二十岁时,李白出游成都,上过峨眉山、青城山,到过川东一带。巴山蜀水是他终生的记忆和财富,给了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故乡的月亮同样让他念念不忘。这些都是他诗歌中很重要的意象。

李白的整个青年时期,正是唐王朝的全盛期,即历史上所说的“开元盛世”。李白一生,对政治是有很大热情的,但他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走科举的道路,而是采取了另外一种也很时兴的方式,即漫游、干谒。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同时,广泛结交朋友,拜访公卿名士,以提高声望,求得仕进。

大约在二十五岁那年,李白离开蜀地,开始了漫游生活。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此后,但凡提到蜀地,他都有一种浓烈的故乡情怀。到了晚年,他更是思念不已,就像他在《宣城见杜鹃花》中所流露的:“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白由水路经巴渝,出三峡,游历了今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而后继续东游,到达今江苏南京、扬州,浙江绍兴等地。他一路游览山川奇景,写了不少好诗,大多自然清新,如童稚般脱俗与率真,可见其心怀之清朗,情感之澄明。这一时期,吴越民歌的风韵,给了他新的创作营养。

初次远游的李白,意气风发,广事交游,轻财好施,他后来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开元十五年(727),二十七岁的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入赘许府,妻子是唐高宗时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李白在这里住了大约十年。这一时期,他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人生愿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范蠡)、留侯(张良)浮五湖,戏沧洲。”

开元十八年(730),李白初入长安,寄居在城外的终南山中,想走一条由布衣而至卿相的“终南捷径”。他奔走于王公贵人之门,希望得到引荐,却四处碰壁。因交友不慎,他曾和一批市井少年浪游于长安。最后,李白不得不怏怏而去,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洛阳、太原等地。

李白在安陆呆的日子并不很多,他常常以诗酒会友,在游襄阳(今湖北襄樊)时,结识了隐居在鹿门山中的孟浩然。更多时候,他四处游历,结交官员名流,时而上书自荐,时而赠诗抒怀,时而面见陈情,通过种种努力来展示自己的才情和政治抱负,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没见效。这一时期的生活,李白自称为“酒隐安陆,蹉跎十年”,颇为恰当地概括了他的心境和处境。

十年漫游,李白感到了从政的艰难,体会到人生道路的坎坷。他写下了很多重要的作品,其中乐府歌行呈现出江潮汹涌之势。在很多诗篇中,他显得有些焦灼和烦闷,在对理想的憧憬中,伴有不安和茫然;在自信进取的豪情中,鼓荡着不平之气。

大概在三十七八岁时,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李白将家迁往山东。最常住的地方可能是任城(今山东济宁)。由于许氏夫人病逝,李白在这里与一位姓刘的妇人结了婚,后来又离异。在山东之初,他常与孔巢父等人相会于徂徕山,纵酒吟诗,人称“竹溪六逸”。

李白曾自述“我家寄东鲁”,寄了大约二十年。但他本人呆的时间不多,他是闲不住的,仍然到处去游历;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

天宝元年(742),玄宗皇帝下诏,命李白入京。李白时年四十二岁,初闻征召,喜出望外,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在朝中任职的名士贺知章一见到他,就说其诗“可以泣鬼神”;又读其《蜀道难》,呼为“谪仙人”。李白声名更是大振。当时玄宗对他也颇欣赏,召见于金銮殿,命待诏翰林。

李白风光了一阵子,自己也颇以为荣,他以为施展才能的机会来了。但他很快发现,所谓待诏翰林,实际上就是做个以文学词章而备顾问的侍从,一个皇帝的高级清客而已。玄宗只是让他侍宴陪酒,写些应酬歌颂文章,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这与他的理想可谓大相径庭,于是渐渐流露出失望和厌倦情绪。他常和贺知章等人狂放纵酒,号称“饮中八仙”。后来杜甫曾这样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大概因为恃才傲物,李白得罪了一些权贵,遭到排挤和非议,渐渐被皇帝疏远。

李白自知不为朝廷所容,就在天宝三载(743)春,上书请求“还山”,玄宗以其“非廊庙器”,赐了些钱,把他打发走了。李白临行前后,赋诗多首,或怨愤不已,或恻怆难平;虽有诀别之辞,也有恋朝之情,其痛苦远甚于初入长安离京之时。

在长安呆了两年,李白置身于社会的最高层,经历了由大喜而大悲的重大转折,这不能不对他的心境与诗风产生重大影响。他先前作品中的亮色调已经有所减淡,开始变得郁怒,显得更为沉厚。他对现实的观察,虽不能说已深刻,但至少已有些厚重与苍劲。这一切预示了在以后的十年中,他风格的重大转变。

告别帝都之后,李白重又踏上漫游之路。途经洛阳时,认识了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

从天宝三载到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一直处于漂泊之中。这就是史料所说的“十载漫游”,也就是李白自己所说的“一朝去京国,十载客梁园”。梁园即今河南开封。李白在这里最后一次结了婚,其夫人宗氏是武后朝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李白的子女仍居东鲁。李白以这两地为依托,但都没有久住,他往南到过吴越,往北去过幽州,有不少地方,如金陵等地,则是旧地重游。他的漫游,一是求仙访道,一是寄情山水,此外也是寻求为国效力的机会。

与第一次漫游相比,李白这一时期的出世思想重了许多。他在离开京城的那一年,就在齐州(今山东济南)入了道籍,还炼丹烧药。但神仙不能解决他的问题,回东鲁旧居后不久,他大病了一场,当是身心交瘁所致。道教对他而言,更多的是失意之中的精神寄托。在他心里,隐与仕的矛盾时常交织着。

这一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困的,“归来无产业,生事如飘蓬”;心情也很悲愤,“摧残槛中虎,羁拽鞯上鹰”,但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也没有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英”。他渴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得到朝廷的任用。

在漫游当中,李白对社会现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对权奸擅权、朝政昏庸、国是日非深感忧虑和不安。表现在诗中,他已从基于一己的朦胧的焦躁不平,开始进入家国之忧的更开阔也较为沉厚的思索。

天宝十三载(754),李白在扬州与魏万(后来改名魏颢)相识。为了寻访李白,魏曾追寻数千里。李白似乎很欣赏他,将诗文交给魏万,请他日后编集作序。魏万考中进士后,将李白的诗文编成《李翰林集》,并撰写了序言。可惜这个集子如今已不存,留下来的只有魏万的那篇序言。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战火迅速蔓延及河北、河南。李白携宗氏夫人出逃南奔,开始往越中避难,不久即隐居于庐山。李白一路写了许多诗篇,表达了对乱军的痛恨,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

天宝十五载(756),玄宗奔蜀。太子李亨于七月在灵武即帝位,是为肃宗,改年号为至德。同年,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璘以抗敌为号召,率军沿江东下,途经九江时,永王派人三次上山请李白入幕。李白出于报国立功的愿望,想趁机实现平生大志,于是应邀,谁知不幸从此随之而来。永王与肃宗发生矛盾,不久演变成为内战,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捕入狱。时为至德二年,李白在幕中不过一月有余。

在狱中,李白多次写信辩白,夫人宗氏也为他多方奔走,总算暂时获释。但不久,李白以“从璘附逆”罪再度入狱,被判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

至德二年(757)十二月,李白从浔阳出发,沿长江而上。这时他已经是五十八岁的老人了,报国无门,反而获罪,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李白在途中苦熬了约一年,于肃宗乾元二年(759)春,行至四川奉节,朝廷因天旱而大赦天下,李白怀着“旷如鸟出笼”的喜悦,迫不及待地乘船东下。

李白东归后,来往于宣城、金陵等地之间。这时他虽预感到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了,但仍密切地关注着时局的发展。上元二年(761),大将李光弼率兵出征东南,李白当时正在金陵,准备参军平叛。这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了。终因年老多病,不得不半途折回。诗人沉痛地慨叹道:“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

宝应元年(762),李白到安徽投靠当涂县令李阳冰。同年十一月,诗人在贫病交加中悲愤地与世长辞,享年六十二岁。死前有绝命诗《临路歌》一首,自比大鹏凌空,中天摧折,但仍相信他激起的余风足以流传万世。李白临终前托付李阳冰将其诗文整理编集并作序。

也就是这一年,玄宗、肃宗相继死去,新登基的代宗下诏任命李白为左拾遗。然而此时李白已不在人世。除“李翰林”外,李白因此还有一个别称“李拾遗”。

李白一生的最后几年,穷愁潦倒,生活十分凄凉。因从政而遭流放,是他一生中遭受的最惨痛的打击,也是他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他自己曾在流放途中说:“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然而切莫以为诗人的晚境只是愁苦潦倒,至少他意气并未随不幸而衰竭。这一时期,是他五言大篇,尤其是“选体”五言创作最丰的时期。不仅篇制宏大,而且融入了他七古长篇的气势,或张扬军威,或鸣冤呼屈,或请命自述,或纪行感怀,都似挟雷霆,似裹风雨,成为诗歌史上的一种奇观。这一时期,他的七绝更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化境。俊爽奇逸一如其前,同时寓精严于自在,信手拈来,功力尤深。

李白卒后,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也就是李白去世五十五年后,他好朋友范伦的儿子范传正来到宣州,寻访李白的后裔。李白的两个女儿告诉范传正,李白生前最喜爱谢朓常去的谢家青山,她们希望能把墓迁到那里去。范传正满足了李白生前的心愿,将墓由龙山东麓迁至青山之阳。龙山、青山都在淮南,具体为何处,现在仍有争议。范传正撰写了一篇《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的铭文,随后他又重新收集李白遗稿,编成文集。遗憾的是,他编的文集以及魏万编的《李翰林集》、李阳冰编的《草堂集》都没能流传至今。

李白的诗文现存者有诗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充满热烈的人生之恋,他的诗往往于旷放中洋溢着童真般的情趣。李白对大自然有着强烈的感受力,他善于把自己的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中去,使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

明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说李白的诗歌“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的确,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诗体的选择上,他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是盛世的歌手。他的诗歌以蓬勃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李白和杜甫,把中国诗歌艺术推向顶峰,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蜀道难-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文章标题:蜀道难-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8655.html

上一篇:将进酒-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

下一篇:月下独酌-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白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