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储邕之剡中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律诗 > 时间:2019-01-19 17:02 作者: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霜。

参考资料:别储邕之剡中-百度百科 别储邕之剡中-百度汉语

别储邕之剡中

别储邕之剡中》译文及注释

别储邕之剡中

翻译译文一:

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日的霜露之中。

翻译译文二:

借问你去剡中的道路如何走?你指着东南方向说:那就是越乡。从广陵乘舟去,水路去到会稽长又长。

溪边竹色翠绿,池塘荷花宛如镜中飘香。辞君以后我去天姥山,拂净崖石卧秋霜。

注释:

储邕:诗人的朋友。剡中:今浙江嵊州、新昌一带,当地有剡溪,山清水秀。借问:请问,打听。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秋时越国统治中心。广陵:今江苏扬州。会稽:今浙江绍兴。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则水面清澈见底,所以比喻为镜子。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传说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为仙山。

《别储邕之剡中》赏析一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别储邕之剡中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余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别储邕之剡中》赏析二

相传,李白在唐开元12年出蜀远游,两年后便从广陵到剡中,在开元14年写了《别储邕之剡中》。后来,他又第二次和第三次入剡中而游。李白漫游各地,也总以剡中风光作比,上画的是李白游剡溪时的美丽情景。

天宝元年(公元742),李白从山东携妻子前往浙江会稽,拟与道士吴筠同隐于剡中。当他行至广陵(今扬州)时,已是荷花喷香的秋天了。这首诗,便是他和广陵友人储邕告别时写下的。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见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形象感极强。

三、四两句进一步补足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云“溪下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于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那该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馀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别储邕之剡中》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别储邕之剡中》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元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自广陵往越中时作。储邕其人无考。诗云“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当是出蜀后初游越中之作,时在开元十四年(726)。

别储邕之剡中

这首诗从问路开始写起,一问一指中,表现了诗人对剡中的向往之情,第二联继续叙述出发地和目的地,并交待从水路行走,为下联写两岸和水中景物做铺垫,第三联写水乡特色剡中景物,最后一联点明对目的地的向往,与首句相呼应。诗为五律而声调略有不谐,正是太白本色。“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一联,对仗工稳,状景传神。

诗中地名:

储邕:事迹不详。李白《别储邕之剡中》诗,当是开元年间东涉溟海时初次赴剡中之作。又有《送储邕之武昌》诗,当是前诗三十年后之作。

剡中:即今浙江嵊县、新昌县及其附近一带。李白《别储邕之剡中》有“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秋下荆门》有“此行不为鲈鱼美,自爱名山入剡中”。另有《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广陵:隋广陵郡,唐武德九年改为扬州。天宝元年(742)改扬州为广陵郡,治所在江都县,即今江苏扬州市。李白《别储邕之剡中》有“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有“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涛”。《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有“明朝广陵道,独忆此倾樽”。《夜下征虏亭》有“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云“且移军广陵”。另有《留别广陵诸公》、《广陵赠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序云“后于广陵相见”。《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序云“将之广陵谒高中丞”。

天姥:即天姥山,唐代属剡县,在今浙江新昌县南部,主峰拔云尖海拔 817 米,其峰孤峭直上,仰视如在天表。李白《别储邕之剡中》有“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会稽:①山名,又名苗山、栋山、覆釜山。在今浙江绍兴市南。相传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即会计之意。②县名,即今浙江绍兴市。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有“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和卢侍御通塘曲》有“梁鸿德耀会稽日,宁知此中乐事多”。《口号赠阳征君》有“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有“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别储邕之剡中》有“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南陵别儿童入京》有“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遥闻会稽美,一弄耶溪水”。《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有“且从康乐寻山水,何必东游入会稽”。《越女词五首》(其四)有“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赠从孙义兴宰铭》有“誓雪会稽耻,将奔宛陵道”。《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有“愿雪会稽耻,将期报恩荣”。另有《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越乡:指越地,今浙江绍兴一带。李白《别储邕之剡中》有“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别储邕之剡中》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别储邕之剡中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别储邕之剡中》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别储邕之剡中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25.html

上一篇: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下一篇:别韦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