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毛永嘉

徐 陵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

白马君来哭,黄泉我讵知。

徒劳脱宝剑,空挂陇头枝。

【注释】

1、风规:风谏箴规。

2、振羽仪:犹云立法式。

3、这句用后汉范、张故事,范式与张劭为友,张死,范梦张来诀,告以葬期。范素车白马前往奔丧,未到而丧已发引。张柩车到圹忽然不能动,范赶到,执绋引柩,柩车才动(见《后汉书·范式传》)。

4、末二句用季札挂剑故事。时,吴延陵季子聘晋,路过徐国。徐君爱季子所佩宝剑,希望季子送给他。季子从他的表情看出他的心思。便打定主意从晋国回来时将剑赠送给徐君。但是当他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死,便将剑挂在徐君的墓树上而去(事见《新序·节士》)。

《别毛永嘉》原文赏析-徐陵古诗-南北朝诗歌

【鉴赏】

毛永嘉:毛喜,字伯武,曾为永嘉内史。本篇是别毛先归留赠之作。大意说自己老而且病,恐毛归而己已死,眼前的一别实际就是永别了。这诗四十字像是一笔写下,貌虽俳偶实则单行,在陈、隋作品中特别显得气格高劲。

这是一首伤别之诗。毛永嘉即毛喜,曾为永嘉内史。写此诗时,徐陵已是风烛残年,自觉已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别离似即永诀。诗人怀着对毛喜的深情和对人世的眷恋之情,以长者的口吻,写下了这首哀婉动人的诗篇。

“愿子厉风规,归来振羽仪。”“厉”,砥砺;“风规”,风范;“羽仪”,法式。诗以“愿”字领起,十个字一气呵成。诗人对毛永嘉寄予厚望,毫无避忌地直抒胸臆,希望毛永嘉砥砺名节,日后归来时能够为人表率。这是一位垂暮老人语重心长的赠言。不难想象,当此别离之际,诗人欲待倾诉的何止万语千言,但这里却单单告诫毛永嘉要正直为人,讲究操守,这固然是择要而言所致,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是诗人对自己一生为人的剖白。徐陵在梁代,曾为东宫学士,养尊处优,对梁朝的感情颇深。陈灭梁后,他又入陈为官,成了“失节”的“贰臣”。对此,无疑地徐陵会自感羞愧。这种思想随着时间的消逝,非但没有泯灭,反而愈加深刻。现在他自感在世不长,极愿与人一吐衷肠。但又不便明说,故只得借告诫他人之语,委婉传此款曲。真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了。

“嗟余今老病,此别空长离”,接着的两句转写自身。以“嗟”字引出,长声唱叹,若不胜情。为什么?一曰“老”,二曰“病”,而且“今”已老而且病,等于在说已是大限在即,一别即将成为永诀了。由此自然转出“一别空长离”之意。“空”字既有空间感,强调“长离”后的渺不可接,又有“死后原知万事空”的意思。以下四句即由此“空”字引发。

为什么说“此别空长离”呢?在后四句中,诗人引入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后汉范式和张劭的故事:范式与张劭为契友。后来张劭亡故,范式夜梦张劭前来诀别,并告知埋葬的日期。于是范式白马素车前往奔丧,但人未到而已出殡。柩车到墓地时忽然不能动,一直等到范式赶到,亲自执拂引柩,车子才又前行。范张的交谊真足以感天动地,但诗人以为,一旦自己长逝,即使友人毛永嘉如范式一样赶来奔丧,自己长眠于九泉之下又岂能知道呢?

另一个典故是季札挂剑的故事。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出使晋国,路经徐国。徐君很喜欢季札所佩之剑,但又不好意思明言。季札心知其意,便暗自决定等到自己出使回来再经徐国时,将剑赠给徐君。但当他重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为了表示自己不忘信义,便将宝剑解下挂在徐君墓树上而去。徐陵用此故实,意在说明,即使毛永嘉情重如季札,自己已如徐君无法再领这份情了。

这首诗出语平浅,感情深挚,似话家常,却又感人至深。沈德潜评此诗为:“似达而悲,孝穆集中,不易多得。”余冠英谓:“这诗四十字像是一笔写下,貌虽俳偶实则单行,在陈隋作品中特别显得气格高劲。”(《汉魏六朝诗选》)都可作为我们鉴赏此诗时的参考。此诗的用典,也很见特色。诗人并不局限于成典,并不只是借以歌颂友朋之间的情谊,而是根据抒情的需要化用成典,自出新意,使“空长离”的感伤之情反反复复、曲曲折折流淌不止。化用成典的成功,还得力于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讵”、“徒”、“空”三个虚字婉转于字句之间,唱叹有情,使旧典生出新意。

(陈志明陈根民)

《别毛永嘉》原文赏析-徐陵古诗-南北朝诗歌

【诗人名片】

徐陵(507—582),字孝穆,东海郯人。博涉经史,有口辩。在梁累官至散骑侍郎。入陈,迁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文章为当代所宗,每一篇出,好事者争相传写。诗作传留很少。

相关阅读

文章标题:《别毛永嘉》原文赏析-徐陵古诗-南北朝诗歌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9978.html

上一篇:《关山月·其一》(关山三五月)原文赏析-徐陵古诗-南北朝诗歌

下一篇:《昭君词》原文赏析-陈昭古诗-南北朝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