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律诗 > 时间:2022-05-28 15:27 作者: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古诗全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露浓 一作: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参考资料: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百度百科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百度汉语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注释】

①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大康山,在四川江油县。有大明寺,李白曾读书于此。

②“野竹”句:谓野竹时见于青霭之中。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题解】

开元六年(718)作于戴天山。《唐诗纪事》卷十八引杨天惠《彰明遗事》,谓白少时“隐居戴天大匡山,往来旁郡,依潼江赵征君蕤,...从学岁余,去游成都”。李白初游成都在开元八年,逆推可知他隐居戴天山时间。此诗是李白蜀中时期五律佳作。王夫之评云:“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愈死愈活。”(《唐诗评选》)

戴天山,又名盖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市北太华山后三十里处。此诗为李白少年时在家乡所作。此诗写得很有层次。首联写穿村过水,一路所见;中两联写入山渐深,林幽壑静;尾联写寻人不见,心情惆怅。诗中不用一典,纯乎白描,然工丽精致,色彩鲜明,才情超逸,已见太白凤雏之态。前人评曰:“通为秀骨玉映,丰神绝胜。"(《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一:

沿着小溪上山寻找道士,一路上泉水淙淙,犬吠声声,桃花带露,鲜艳欲滴。

在树林深处的小路上不时看到奔跑的麇鹿,到了正午打钟的时候却只听到溪水的声音而听不到钟声。

野生的竹子把薄雾染成了青色,碧绿的山峰上瀑布一泻而下。

来到道士的住处,他却不在,谁也不知道道士去了哪里,只好惆怅地倚在松树上。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翻译译文二: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一

这首五律约作于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县)大明寺读书之时。诗题“访道士”和“不遇”总绾诗意,但全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读来令人奇趣横生。

首联写景兼点时令和时间。犬吠之声与汩汩水声传入耳膜,先令人获得悠远清雅的听觉享受;桃花上挂着晶莹欲滴的露珠,又令人生出湿润鲜艳的视觉美感。同时,“桃花”暗点早,“露浓”暗点清晨,既是清晨的早春,又是早春的清晨,二者合在一起,使得山林的一切都显得那样新颖奇妙,不仅有力地烘托了山中道士的超尘脱俗,而且细微地揭示了诗人清晨访友的急切心情。

颔联更深一层,??“树深”表明路程的延伸,借“溪午”表明时间的变化。山深树密,幽静已极,何况“时见鹿”!鹿胆小怕人,既然时时可见,则周围无人可想而知。时已至午,道院钟声该响了,却“不闻钟”,则道士不在不言自明。细味诗意,既借环境之静寂见出道士不在,又借人迹杳然极写环境之寂静;一“”一“”,互为因果,正因“不闻钟”,所以“时见鹿”;既然“时见鹿”,就肯定“不闻钟”。两句诗,错综回环,耐人品味。

颈联承“不闻钟”而来,写道院所见景色。野竹、青霭、一绿一青;飞泉,碧峰,一白一碧;多种色彩组合在一起,宛如一幅秀美天然的画图。翠绿的野竹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本是静景,一个“”字,摇曳而生动感;白色的泉水自碧峰飞流而下,本是动景,一个“”字,又化动为静。由“”字来看,曲折地表现了野竹的修长和地势的高拔,否则它就难以冲破云气;由“”字来看,更借远景巧妙地表现了道院地形的有利和开阔,否则在深林之中绝难领略到飞泉倒挂的美景。景色如此之美,固然是写道院的幽静雅洁,但又何尝不是写道士恬静高雅的志趣?诗人本是专程来访道士,道士不在,并不马上回转,而是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这又何尝不是写诗人酷爱自然的心性?。

以上两联,既是写景,又是写人,处处关合诗题,步步向前推进,待气势蓄足以后,末联脱颖而出,令人于“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的结句中,领悟出诗人“访道士不遇”的事实和他那愁闷的心情。

这首诗格调清新,境界幽远,文势有起有伏,情感有扬有抑。对仗工丽,却无丝毫斧凿之痕;语词含蓄,而又不失明白晓畅,加上反衬、暗示手法的妙用,确是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融合。李白在青年时期就写出这样好的作品,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二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首联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不闻钟”与题中“不遇”遥相呼应。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尾联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这其中的苦思、探索,更能给人启示,也更能让人深刻理解诗人的其他诗作。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全诗辞句平易自然,纯用白描,景美情深。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赏析三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

李白早年即富有才华,他在大匡山读书时,就描绘了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道士姓名,不得而知。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五、六两句为二个层次,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诗人拜访道士途中听耳闻目睹。诗人沿着小溪而行,沿路两旁。桃花盛开,花瓣上挂满露珠。这说明诗人一大早,就出门而行。小溪流水淙淙,与狗吠之声,响成一片,形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乐章。道士的处所,路程还不近呢。诗人从早走到中午时分,尚且没有听见道士敲钟的声音,只见树丛的深处,不时有麋鹿出没。这两句的妙处,暗示道士不在道院,为最后两句设下伏笔。以上四句。把道士远离人间闹市的那种清新幽静的环境,逼真地摹写出来。前两句写狗吠声声,溪水淙淙,桃花含露,是诗人早上的所见听闻。"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两句,是写中午时分的耳闻目睹。时间不同,地点各异,诗人所描写的见闻,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时间和空间感。异常清晰。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是写道士处所的近景,野竹参天,与青气融为一体,从碧绿的山峰间飞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了一种优美壮观的奇境。飞、挂二字,是写瀑布飞流直下的动的画面。"野竹分青霭"的"分"字,表面是写野竹参天,把空中的青色云气隔开,实则是说翠竹参天,与青色的云气相接,浑为一体。形成天竹一色的奇景。竹前冠一"野"字,是说翠竹是自然长成,并非人工培植,因而更觉可喜可爱。"霭"前冠一"青"字,与竹色协调,融为一色。"飞泉挂碧峰",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具有引入入胜,令人留连忘返的艺术魅力。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最后两句,方才点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题。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常识:大凡去访亲探友,不能相遇,就会令人焦躁不安。李白去拜访道士,道士不在道院,又无人知道去向、怎能不使他十分着急呢?尽管道士不在,诗人并没有立即返回,他远道而来,总想能见到道士,同他畅谈一番。"愁倚两三松",写得极其生动形象,写诗人等待道士回来,倚靠遍了道士门前的两三棵松树,而道士仍然未回。"愁"字,颇能传神,把诗人着急的神态。刻画得清晰可见,历历在目。"无人知所去",是一般的陈述句。只是说明道士不知所去。是为"愁倚两三松"句,所作的铺垫。

此作的构思并不复杂,它写诗人的所闻所见,都是为了突出访道士不遇的主题。所以,吴大受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当然,并不是说李白这首诗已经写得尽善尽美了,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后期比较成熟的诗作,都写得十分洒脱、酣畅、飘逸、雄浑,字里行间,充满着一股豪气。而他这首诗,在这方面的特点还不够明显,还不够浓郁。这说明此作还带有他早期作品的痕迹。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创作背景

根据清代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在十八、九岁时,曾隐居在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古诗提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早年在戴天山读书时所作的五律。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此诗写于开元初隐居大匡山时。青年李白好道术,常与道士交往,戴天山,在今四川江油境内,紧连大匡山,上有道观,尚有遗迹可寻。此诗主要写作者上戴天山的所闻所见,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着意于写景,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世外桃源的优美生活境界。全诗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首联以淙淙山泉,隐隐犬吠烘托环境之幽,桃花带露,浓艳醉人,点明入山时间。颔联以不时见鹿,近午不闻钟声,极写山中之静,并为“不遇”设下伏笔。颈联以野竹、青霭、飞泉、碧峰组成道观周围恬静幽丽的画面。尾联以依松再三的动作写“不遇”的惆怅。此诗“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全诗信手拈来,无斧凿痕,而平仄黏对都合律诗规则。”(郁贤皓《李白选集》)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iwen/148.html

上一篇:渡荆门送别 下一篇:凤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