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龙山饮

首页 > 李白古诗 > 五言绝句 > 时间:2025-11-02 01:54 作者:李白

九日龙山饮 古诗全文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参考资料: 九日龙山饮-百度百科 九日龙山饮-百度汉语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注释】

九日:谓九月九日重阳节。龙山:在当涂县东南十二里。

②黄花:菊花。

③风落帽:用晋孟嘉九日登山落帽事。孟嘉为柜温僚佐。九月九日,温宴龙山,僚佐毕集。有风至,吹嘉帽堕落,嘉不自觉。桓温命人作文嘲嘉,嘉作文答之,其文甚美,四座叹服。见《晋书·孟嘉传》。

九日龙山饮

九日龙山饮【题解】

广德元年重阳节作于当涂。

《九日龙山饮》翻译译文

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

醉眼看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古诗鉴赏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这样写就使以后的用典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

九日龙山饮

次句“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逐臣”,追随诗人。这是说菊花开得到处都是,无论诗人到了哪里,都能看到喷吐异香的黄花,同样,诗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有朵朵怒绽的黄花向他微笑。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四句“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前一句用典,重在“”字,后一句写实,重在“”字。饮美酒赏黄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体现出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浪漫的气质。“陶然共忘机”,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可见,后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诗的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九日龙山饮

孟嘉九日龙山落帽事,是魏晋名士飘逸风度的典型体现,历来文人多爱诵之。李白在这里以孟嘉自比,临风醉酒落帽,对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但“逐臣”一语,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这就使本诗不仅仅是一篇吟赏前辈风流之作,同时也有其现实遭际的感慨在。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借用典故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次句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

末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前一句用典,重在“”字,后一句写实,重在“”字,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脱俗忘尘而不愿割舍离去,表达出诗人饮菊花酒抒发失意愤懑以及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九日龙山饮》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

古诗提要:

《九日龙山饮》是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79卷第42首。此诗与前诗《九日》或为同时之作。约作于宝应元年至广德元年(762—763)间。龙山,在当涂县。《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宣州当涂县:“龙山,在县东南十二里,桓温尝与僚佐九月九日登此山宴集。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定为李白所卒之宝应元年(762)当涂作。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定李白卒年为广德元年(763),并系此诗于是年之重阳日。今从后者。龙山,在当涂县东南十二里。诗中虽有“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之欢,但自谓“逐臣”,感伤之情自在其中。“风落帽”用孟嘉故事。孟嘉为桓温参军,重阳日从温宴于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事见《晋书·桓温传》。

诗中地名:

九日龙山饮

龙山:《元和郡县志》江南道宣州当涂县:“龙山,在县东南十二里,桓温尝与僚佐九月九日登此山宴集”,地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李白《九日龙山饮》有“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有“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有“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龙山座落在安徽当涂城南青山河畔,距县城约5公里,山高107米,方圆5公里。山势尾南头北,怪石蜿蜒,形如卧龙仰首,登巅远眺,长江、天门、横山、翠螺诸峰,尽入眼底。相传“孟嘉落帽”的故事发生于此。李白登此,作诗《九日》、《九日龙山饮》等,都曾提到“落帽”典故。李白晚年寓居当涂,病死于此,初葬于龙山东麓。唐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即埋在此,今不存。龙山西侧的荆山南麓,有荆山庵,相传当年李白的两孙女,就嫁于荆山下的农家。故此,历代名士纷至沓来,吊古赏景,低首徘徊。

 

相关阅读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的意思出处赏析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原文赏析-顾炎武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的意思出处赏析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赏析-唐代关于时序节令的古诗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的意思出处赏析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的意思出处赏析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的意思出处赏析

许敬宗《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古诗原文赏析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的意思出处赏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句解赏析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的意思出处赏析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的意思出处赏析

九日蓝田崔氏庄-古诗译文赏析(杜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出处赏析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的意思出处赏析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的意思出处赏析

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的意思出处赏析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的意思出处赏析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原文句解诗意赏析-李商隐诗词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的意思出处赏析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意思出处赏析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的意思出处赏析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出处赏析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的意思出处赏析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的意思出处赏析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的意思出处赏析

王昌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赏析-唐代古诗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的意思出处赏析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的意思出处赏析

紫菊宜新寿,丹萸辟旧邪的意思出处赏析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原文赏析-苏轼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原文注释赏析-苏轼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出处赏析-许敬宗《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大奸臣许敬宗的雅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的意思出处赏析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的意思出处赏析

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节使横行西出师赏析-唐代古诗

几度白衣虚令节,致疑黄菊是孤芳的意思出处赏析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的意思出处赏析

司空曙《九日登高》诗人九日怜芳菊赏析-唐代古诗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的意思出处赏析

年华易老,莫辜负-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九日渡江》原文赏析-李东阳

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的意思出处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古诗译文赏析(杜牧)

方一食,三吐其哺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九月十日即事

《九日和韩魏公》原文赏析-苏洵

《宿池州齐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处》原文赏析-杨万里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原文赏析-元好问

《相见欢·九日种菊西岩》原文,(宋)蔡松年词作赏析

《九日龙山饮》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九日龙山饮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九日龙山饮》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九日龙山饮

链接地址:https://www.978588.com/shiwen/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