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

刘子翚

聊为溪上游,一步一回顾。

悠悠出山水,浩浩无停注。

唯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

【作者】

刘子翚:(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一号病翁,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以荫补承务郎。曾任兴化军通判。后退居武夷山,专事讲学。朱熹曾从其问学。有《屏山集》。

《南溪》原文赏析-刘子翚

【赏析】

通常认为,宋代道学家持“文词终与道相妨”的陈腐之见,大多不谙诗家三昧,偶尔技痒,试手作诗,也“率是语录讲义之押韵者耳”(刘克庄《吴恕斋诗稿跋》,《后村大全集》卷一百十一)。其实并不尽然。宋代道学家的诗歌中固然颇有味同嚼蜡的谈理之作,却也有一些谈理之作能突破理障而具理趣。至于出自道学家之手的某些吟咏性情、摹写山水的篇什,较之其他宋代诗人的同类作品则并无愧色。刘子翚的《南溪》即为一例。

“南溪”,今无考,或系作者故乡的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河流。作者漫游溪上,心旌摇曳,借对溪水的摹写,将自己种种不落言筌、殆难直陈的感想曲折道出,读来颇有理趣。

一二两句写作者对南溪风光的迷恋。“聊为溪上游”,“聊”字点明作者乃闲中出游。日复一日的隐居生活,多少有些寂寞和空虚,无可奈何,作者只得涉足溪上,向大自然寻求精神寄托。果然,南溪一带的自然景色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流连忘返。“一步一回顾”,足见作者对南溪风光的迷恋之深。这里,虽然没有用任何笔墨渲染南溪风光的明媚、秀丽,但从频频回顾这一富于暗示的动作中,却不难想象南溪风光是怎样地引人入胜!这儿,既没有官场的污浊、尘世的喧嚣,也没有生活重轭下农家的呻吟,有的只是大自然的温暖、纯净的怀抱,作者怎能不分外沉迷,分外依恋?

三四两句笔锋一转,由主观情态的点染切入客观物态的描摹,试图在笔下再现溪水的蓬勃生机。初看,“悠悠”似与“浩浩”相忤;细味,“悠悠”是表现流速的不疾不徐,“浩浩”则是表现流势的无穷无已,二者之间并无牴牾。“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涓涓流淌的南溪之水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归宿,以悠悠之流,成浩浩之势,“穿崖透壑”,奔腾不息。这一极易引发读者联想的意象中,或许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深层意识”,而不仅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五六两句再翻转前意,自溪声着笔。溪水一刻不停,浩浩而去;溪声则依然如故,长留旧地。世上既有变化动荡者如彼,也有一成不变者如此。也许,这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理趣。陆游《楚城》诗有云:“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这是借亘古如斯的滩声来映衬楚城的荒凉,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这首《南溪》虽然寓意未必相同,却同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和回味的余地。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者,读者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展开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以补充作者留下的空白。通常所说的“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其意略同。正因为这样,刘子翚在这首诗中寄寓的究竟是什么感慨?今天已难以指实,也不必指实。但借助诗中的意象,我们却可以调动自己的艺术思维,领悟到关于社会、人生的某些哲理。“唯有旧溪声,万古流不去。”把这视为对某种信守不移的人生信念的写照,或者视为对某种一成不变的社会现象的比况,虽然未必契合作者的本意,却并不违背接受美学的原理。

(萧瑞峰)

文章标题:《南溪》原文赏析-刘子翚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2203.html

上一篇:《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二十)原文赏析-刘子翚

下一篇:《策杖》原文赏析-刘子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