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哀郢
屈原
【原文】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而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忧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戚。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彼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其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译文】
老天总是反复无常,百官为何震惊失态?
我远离君王与家人,在这仲春二月向东流放。
离开故乡逃奔于远方,沿着长江、夏水流放。
走出城门无比难过,在这甲日的早晨,我开始起程。
从郢都出发远离家乡,心情迷茫不知走向何方。
船桨齐举却行进缓慢,可怜我再也不能与君王相见。
望着高大的楸树而叹息,眼泪如同雪珠纷纷落下。
过了夏首又将船掉头西行,想再回头看一看城门已经看不见了。
我内心悲愤暗自伤怀,前路茫然不知何处可以落脚。
我只好顺着风儿随波逐流,于是就显出一副漂泊无依的样子。
乘着滔滔江水,船飘飘悠悠如同孤雁不知飞向何方。
内心纠结而无法释怀,思绪零乱而难以舒畅。
我将驾船顺流而下,离开长江进入洞庭。
离开了世代所居的家乡,我漂泊到东方。
为什么我的灵魂总想着回归故里?
又有哪一刻忘记过返回故乡!
离开夏浦后我仍思念着西边的故乡,哀伤家乡一天天离我越来越远。
登上大堤我向远望去,暂且舒散我内心的忧愁。
感叹这一带乡民的安居乐业,且江边还保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淳朴民俗。
江波汹涌,我的船该去向何方?
江面茫茫,我又能南渡到哪里?
谁曾想郢都的宫殿就要变成废墟,谁又想过郢都的两座城门即将一片荒芜?
我内心悲伤已久,愁绪有增无减。
距离郢都越来越远了,长江与夏水也没法渡过了。
时光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飞逝着,我竟有九年没回故乡了。
心中忧思郁结无法开怀,彷徨失意充满忧愁。
有人外表讨人喜欢,邀宠献媚,其实内心软弱不可依靠。
忠臣一片赤诚,愿为国效力,小人却纷纷从中作梗。
尧和舜的德行都很高尚,形象光芒万丈。
许多爱挑拨的小人嫉妒他们的才能,诬蔑他们不慈爱。
嫌弃忠诚耿直的贤人,喜欢那些巧言令色的小人。
那些会讨好的卑贱小人不断被提拔,而那些敢于直谏的忠臣则一天天被疏远。
尾声:我放眼四处张望,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如愿回故乡一趟?
远飞的鸟会想着回到旧巢,狐狸死时也总要把头朝向故乡山丘。
我实在是无辜遭受流放,哪日哪夜,我忘记过我的故乡?
【注解】
皇天之不纯命兮:不纯命:天道无常命。
民离散而相失兮:民:老百姓。
方仲春而东迁:仲春:二月。
发郢都而去闾兮:闾:里门,指故园。
怊荒忽其焉极:怊:心中悲伤。
眇不知其所蹠:眇:通“渺”,前程渺茫。
焉洋洋而为客:洋洋:无所归依的样子。
凌阳侯之泛滥兮:阳侯:传说中的波神,借指波涛。
何须臾而忘反:须臾:一会儿,片刻。
背夏浦而西思兮:西思:思念西边的故园。
登大坟以远望兮:坟:水边的高堤或堤坝。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夏:通“厦”,高大的房屋,此处指楚国的王宫。丘:土丘,作废墟解。
至今九年而不复:复:返回故乡。
谌荏弱而难持:谌:确实,实在。荏弱:柔弱。
彼尧、舜之抗行兮:抗行:高尚的行为。
众踥蹀而日进兮:踥蹀:迈小步行走的样子,指竞相钻营。
狐死必首丘:首丘:头转向山丘,据说狐狸死时总要把头转向它所生长的山丘。

【延伸阅读】
《九章》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既放,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也。今考其词,大抵多直致无润色,而《惜往日》《悲回风》又其临绝之音,以故颠倒重复,倔强疏卤,尤愤懑而极悲哀,读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董子有言:“为人君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而不知。”呜呼,岂独《春秋》也哉!
【诗人名片】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华夏族人,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 ) 。名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中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阅读
《楚辞·离骚》(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九辩》(七)靓杪秋之遥夜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离骚》(六)女媭之婵媛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九辩》(四)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
《楚辞·九辩》(八)何氾滥之浮云兮原文及翻译-楚辞屈原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