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古诗全文
【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其三】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其四】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其六】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其七】
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其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其九】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其十】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其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参考资料:永王东巡歌-百度百科 、 永王东巡歌-百度汉语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注释】
①永王:即李磷,玄宗第十六子,开元十三年封永王。天宝十五载六月,安禄山陷潼关,玄宗奔蜀,途中下诏以磷为山南东道等四镇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九月磷至江陵,招募将士,因江准租赋山积,破用巨亿。肃宗闻之,惧其有异志,令其归蜀,磷不从。十二月,引舟师东下,甲仗五千人趋广陵(扬州)。肃宗遣将扼守于丹阳、扬州一带。至德二载(757)正月底,磷兵与唐中央军交战,二月,磷败,为肃宗将擒获,潜杀。
②永王东巡在至德元载十二月,李白十二月下山,至永王幕,已到二载正月,故云。
③天子:指肃宗。龙虎旗:军中所建之旗,绘以龙虎。句谓永王出师东巡,是奉肃宗之命。④楼船:有叠层的大战船。
⑤雁骛池:汉梁孝王营造宫室苑固,曾凿雁池。句谓永王所至之处,局面平静,风景秀丽,有如梁孝王苑固。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注释】
①三川:郡名,秦置,当今河南洛阳市一带,以其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得名。北虏:指安禄山。
②永嘉:西晋怀帝年号。永嘉五年(311),刘曜陷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史称“永嘉之乱"。
③谢安:东晋大臣,官至宰相,曾指挥淝水之役,败前秦兵。此处以谢安自况。胡沙:喻安禄山乱。
【题解】
至德元载(756)十二月,永王引舟师东下。抵达九江时曾三次遣使征召李白入幕。此十一首《永王东巡歌》即至德二载(757)正月在永王幕府中所作。其二以东晋谢安自比,要为国平叛。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五【注释】
①二帝:指玄宗、肃宗。时玄宗在蜀,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俱未返回长安。
②五陵:指唐高祖献陵、太宗昭陵、高宗乾陵、中宗定陵、睿宗桥陵。
③诸侯:指各路唐军。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七【注释】
①三江、五湖:泛指永王东巡江南一带地区。
②次:驻扎。《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③龙狗:战马。句谓永王军水陆并进。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八【注释】
①古月:胡之析字,指安禄山。
②帝子:指永王。
③龙骤:指晋大将王溶。晋大举伐吴,派遣龙骤将军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注释】
①玉马鞭:此处比喻军权。
②用谢安事。以上二句意谓倘得永王倚重,自己便可施展军事奇才。
③南风:喻永王军。时安禄山叛军在北。
④日:指肃宗。日为君象,古人因谓帝所为日边。
【题解】
此首是太白表达欲借永王兵权,扫平胡虏,西入长安,献捷天子的愿望。一说此诗以颂寓劝的手法,中有规劝永王忠心为国,勿起歧念,破虏之后,西尊肃宗为天子之意。
【总述】
至德二载(757)春作于永王军中。组诗大旨:一、颂扬永王军威及北上勤王救难义举;二、抒发自己立功报国情怀。对永王颂扬,李白把握分寸,可谓得体:先云“天子遥分龙虎旗”,未又云“西入长安到日边",又屡以“帝子”称永王,总不违玄宗制诏意,又严格区分肃宗与永王君臣界限。永王屯兵江陵,复引兵东巡,两《唐书》永王传俱云“有异志”;其后兄弟交兵,咎亦在永王。无论永王本意如何,李白从磷初衰实无可指责之处。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翻译译文
【其一】永王在至德三载三月出师东巡,天子宣他遥分龙虎之旗委以重任。永王的楼船听过之处,波涛汹涌的长江和汉水,顿时变得像雁鹜一样风平浪静。
【其二】北方的胡虏在三川一带纷乱如麻,中原地区的人民争相南奔避难,似晋朝的永嘉之难。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
【其三】鼓声如雷晒杂之声喧动了武昌,旌旗如云呼啦啦地过了浔阳。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三吴之地的人民都踊跃欢迎,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的祥瑞气氛。
【其四】钟山龙盘,石城虎踞,金陵果然是帝王之州,如今帝子永王来访金凌之旧迹。春风吹暖了旧苑中的昭阳宫殿,明月高高地照耀着鳷鹊楼。
【其五】太上皇和皇上在外巡游尚未回到首都长安,诸先帝陵寝松柏蒙受胡尘而使人悲哀。各路诸侯都不来救河南之地,欣喜的是贤王却率领兵马远道前来勤王。
【其六】丹阳的北固山就是古来的吴关,江边的楼台隐映于云水之间,美如画图。如今胡虏的战火已燃及沧海,永王大军东巡的旌旗在大江两岸围绕,飘扬于碧山之间。
【其七】永王大军出巡三江,按兵五湖,楼船出征跨海行次扬州。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
【其八】长风吹着船帆, 其势一往无前,军威所到之处海动山倾,誓摧胡虏。君看永王率兵浮江而下,多么像当年晋朝的龙骧将军出峡伐吴呀!
【其九】秦始皇想浮海却造桥不成,汉武帝在寻阳射蛟也是空忙一场。我家贤王的楼舰是为平叛而来, 其举可轻秦汉,最似太宗文皇帝渡海伐辽。
【其十】皇帝宠命贤王以重任入楚关,扫清江汉地区就凯旋。先在云梦开津大都督府,再在益陵取钟山做王苑中的小山。
【其十一】试借我君主所赐的玉马鞭一用,我坐在琼筵之上为君指挥平叛。南风所向,将胡尘一日而扫静,然后再西入长安,胜利归朝,朝拜天子。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鉴赏
李白到永王李璘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抒抱负,“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成为像谢安那样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这组诗里,诗人在歌颂永王东巡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其一】首章发端。言永王奉天子命,建节东巡,义师到处,呈现和平景象。
【其二】二章诗人自谓在国家大难当头时,希望像谢安一样从容镇静地破敌除患。这首诗艺术构思非常出色,欲抑故扬,跌宕有致。诗人于前二句极写叛军之多且凶,国灾民难之甚且危,目的却在衬托后二句作者的宏图大略。局势写得越严重,就愈见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一扫胡沙净”的雄心;气氛写得越紧张,就愈见其从容镇定地“挽狂澜于既倒”的气魄。这种反衬性的蓄势之笔,增强了诗的力量。
【其三】三章写军容威武,声势浩大。军纪严明,有战胜征兆。从武昌至九江,再至三吴,一路东进,势如破竹。
【其四】四章想象、或者说希望永王璘进兵金陵,给金陵人民带来温暖和光明。首句言金陵形胜,自古为帝王之地。次句叙事,言永王兵到金陵。三四句,以昭阳殿、鳷鹊楼借指金陵,以春风象征温暖,以明月象征光明。
【其五】五章言社稷临危,君臣束手,唯有永王挥师东来。前两句撷取京师陷落后的一是一景,突出表现当时唐王朝所面临的严重局势,表达自己和广大人民对眼前发生的一切痛心疾首,对叛军所作所为的憎恶痛恨。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抨击在叛军进攻面前,为保存实力,节节败退,听任东都沦于敌手的各路将领,高度赞扬永王远道而来,收复国土的英雄行为。
【其六】六章言丹阳地形险要,风景如画。永王军队驻屯长江两岸,一直延伸至海边。这些都是想象或鼓励之辞,实际上李璘的军事势力最东只到丹阳。
【其七】七章写永王麾下的威武的水师。上二句言水师广布,下二句言勇士威武。
【其八】八章写永王水师以长风破浪之势,动海倾山,如同晋代王濬楼船东下破吴。
【其九】九章把永王比成唐太宗,而且超过了秦皇、汉武,比拟得不伦不类,和其他十首也不协调,可能是永王幕府中人所增益,为永王提供了一个有意争夺帝位的罪状。因此前人认为是伪作。
【其十】十章写永王奉天子之命,保卫疆土,涉及地域之广。入楚关,扫清江汉,从云梦到金陵。这是夸张之辞。实际李璘的军事势力未到金陵。
【其十一】末章写诗人希望永王能赋予他军事指挥权,自信自己能像张良、诸葛亮或谢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得反叛胡人心悦诚服,听从调遣,彻底肃清叛乱,然后向朝廷作出一个完美的交代。此诗运用浪漫的想象,象征的手法,塑造了盖世英雄式的自我形象。
诗人在组诗中表现出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和对和平的向往是积极的,是值得肯定的。他对永王璘的政治走向不了解,是客观的,以他的身份和阅历,对此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组诗第二首及最后一首表现出他想作谢安、诸葛亮那样的儒将,运筹帷幄,从容应敌,决胜千里,是不现实的,甚至是幼稚的。这种思想在他的很多诗篇里都有表现。他一直希望能像范蠡一样功成不居,泛舟五湖;像鲁仲连那样功成不取,意轻千金。这些抱负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却成就了他豪迈的浪漫主义诗风和撼山动地、脍炙人口的诗篇。组诗中某些地方的夸张和想象不符合史实,一则是属于鼓励性质,一则是属于夸张手法,是符合文学创作原则的。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创作背景
此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当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即浔阳)。此诗宋本题下注云:“永王军中。”这组《永王东巡歌》即在永王幕府中所作。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古诗提要
《永王东巡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组诗传世十一首,都是七绝,其中第九首前人定为伪作。这组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记录了永王李璘军队东下的情况,赞颂了永王的“功绩”,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表现出向往和平的愿望和爱国爱民的热情。全诗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手法,充分表现出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永王东巡歌》(其一):此为组诗,共七绝十一首,作于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永王名李璘,玄宗第十六子。安史乱起后,天宝十五载(756)六月长安沦陷,玄宗奔蜀。七月甲子(十二日),肃宗李亨于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但消息一时未达于玄宗,故是月丁卯(十五日)玄宗仍于幸蜀途中颁发制书,以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以永王为山南东、岭南、黔中、江南西四道节度都使,江陵大都督;同时任命了盛王李琦与丰王李珙。永王既受命,遂在江陵一带召募将士,补署官员,积聚财赋,当年十二月引水师东下,趋广陵,即诗题所谓“东巡”。岁暮,军次寻阳。其时李白正隐于庐山屏风叠,永王屡召之,白乃下山入幕。次年正月,白在军中有此作。组诗以赞颂永王为主旨,并自抒其抗敌报国之情。第一首总摄全局,以“天子遥分龙虎旗”一句揭明永王系受命于玄宗而引师东巡。“天子”谓玄宗;“龙虎旗”建于军中,象征兵权;“遥分”正指上年七月玄宗分任诸王事。前人于此多有误解,以为“天子”指肃宗,其说既悖于“遥分龙虎旗”之史实,且与诗旨不合,故不可取。
《永王东巡歌》(其二):此诗先写时局,以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喻安史乱起后叛贼横行中原、北人纷纷避乱江左的情势。继则以东晋名将谢安为喻,赞颂应时而出、扶颠济危的平叛英雄。谢安之喻属谁,论者所见不同:以组诗统一主旨言,当属永王,其统帅身份正与谢安相当。但李白诗中屡以谢安自况,抒其功业抱负,故此处亦可视为李白高自标置之辞。
《永王东巡歌》(其三):此诗先写永王水军东巡路线及声威,次则歌颂永王军纪律严明,并为国家带来一片祥瑞之兆。所谓“春日遥看五色光”,乃预言之辞。五色光,即五色庆云之光。《初学记》卷一:“瑞云曰庆云,曰景云。云五色曰庆。”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注《李白诗选》,以为“五色光”是“形容永王部队的楼船旗帜等物,色彩缤纷”,殊误。
《永王东巡歌》(其四):据“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二句,其时永王军已抵金陵,组诗之作地亦在金陵。昭阳殿、?鹊楼,俱为金陵旧宫苑。郭沫若说:“这首表明永王已经到过金陵,使龙盘虎踞的六代帝都又恢复了生意。春风着手在吹暖着昭阳殿,明月重新又照亮了?鹊楼。李白本有迁都金陵的主张,故加意写出金陵的复活。”(《李白与杜甫》)李白有《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可参看。
《永王东巡歌》(其五):此诗写永王东巡之目的。当时东、西二京尚未收复,玄宗避乱成都,肃宗驻彭原(今甘肃庆阳西峰镇),故诗曰:“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郭沫若说:“诗的后二句把永王出师的目的点明了,就是要‘救河南地’,企图去收复洛阳。当时没有从旱路出兵,而是采取水路,看来是有直捣幽燕(安禄山的根据地)的想法。”(《李白与杜甫》)诗中还讥讽了拥兵观望的诸路节镇,并以反衬永王,颂扬他进军的踊跃和肩负使命的重大。
《永王东巡歌》(其六):此诗写永王水军屯师镇江的景况,颂扬其军容军威。首句中“丹阳”,郡名,郡治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北固”,即北固山,在丹徒县北一里,下临长江,形势险固。郭沫若说:“镇江是南北运河衔接的枢纽。看来当时的用兵计划,除‘浮海’外,很想利用运河北上,至少可以运输粮食夫马。诗人着力在写当时的印象,两岸旌旗,连天烽火,浮江海浪,映水楼台,是一幅壮丽的油画。”(《李白与杜甫》)
《永王东巡歌》(其七):此诗先写永王水军屯师扬州的景况,亦以显示其军容军威。扬州与镇江隔江相望,一在江北,一在江南,故此首与上首所写实为同一场景,极力铺陈以尽其意也。首句中“三江”“五湖”,注家所说纷纭,要之,是指永王东巡所历之广大地区。次句中“跨海”之“海”,亦泛言水域之广大,非实指大海。郭沫若说:“从这首诗里面可以看出永王军事的部署,他确实是想跨海北征的。”(《李白与杜甫》)以“跨海”为设想语,未妥,此已然之辞也。
《永王东巡歌》(其八):此诗复以总括之笔,赞颂永王东巡。第二句中“古月”二字,合之则为“胡”,谓安史叛军。三、四句以西晋大将王浚伐吴喻永王东巡。《晋书·武帝纪》:“咸宁五年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郭沫若曰:“乘长风破万里浪,海陆(陆是经由运河)并进,故云‘海倾山动’。”(《李白与杜甫》)似泥。曰“海倾山动”,亦比拟形容之辞。
《永王东巡歌》(其九):此诗历来多视为伪作。秦始皇曾于海中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见《太平广记》卷二九一及《水经注·濡水》;汉武帝曾于寻阳亲射蛟江中,见《汉书·武帝纪》;唐太宗曾于贞观十九年亲征辽东,见两《唐书·太宗纪》。郭沫若说:“这里把永王比成唐太宗,而且超过了秦皇、汉武,比拟得不伦不类,和其他十首也不协调,前人以为伪作,是毫无疑问的。《东巡歌》应该只有十首,其后不久作的《上皇西巡南京歌》也只有十首,显然是仿效大小《雅》以十首为一“什”的办法。第九首无疑是永王幕府中人所增益。”(《李白与杜甫》)其说甚辩,可从。瞿蜕园、朱金城则以为“第九首最为一篇之警策,其主张永王用舟师泛海直取幽燕,意已昭然可睹。”(《李白集校注》)亦可备一说。
《永王东巡歌》(其十):此诗以回顾之笔,写永王东巡经过,谓永王受玄宗宠命,于楚地起兵,遍巡江汉之地,达于金陵,并将于此建立根基。“更取金陵作小山”一句,用汉淮南王刘安故事。刘安广招才士,将其所造辞赋以类相从,或称大山,或称小山。见王逸《楚辞序》。此处借小山为地名,指金陵之紫金山,谓永王将取之为苑中小山,即郭沫若所说,“显示了永王有以江宁(按,即金陵)为根据地的用意”(《李白与杜甫》),亦以见其气概之不凡。
《永王东巡歌》(其十一):此诗与第一首遥相呼应,包举全局,并将对永王的赞颂推向高潮。前二句谓永王从玄宗手中领得了统率大军的“玉马鞭”,必能如东晋名将谢安一样,安坐琼筵,于谈笑之间克敌制胜。今之注本,如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李白诗选》、马里千《李白诗选注》等,均以首句中“君王”属永王,非是。郭沫若说:“这首是预想到凯旋的时刻了,在庆功宴上献俘,李白要加以指挥。”(《李白与杜甫》)去诗之本意更远。后二句则谓永王自南方发兵必能扫清胡尘,入于长安,朝见天子。瞿蜕园、朱金城曰:“第十一首终之以‘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则切实表明仍拥护长安,非图自立,与第五首之‘二帝巡游俱未回’互作补充。而永王事败被害,其志已无由自明。”(《李白集校注》)说甚是。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诗中人物地名:
永王:指玄宗子永王李璘。两《唐书》有传。至德元载(756)冬永王李璘舟师至九江,征召李白入幕。至德二载舟师沿江东下金陵,李白作《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三川:①古称泾水、渭水、洛水为关中三川。李白《古风》(一百四十年)有“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②郡名,治所在今河南洛阳,战国秦庄襄王置。以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川得名。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二)有“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③指三江。郑玄云:左合汉为北江,右合彭蠡为南江,岷江居其中为中江。李白《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有“空濛三川夕,回合千里昏”。
三江:古代多有“三江”之名的水道,说法不一。如郭璞注《山海经·中山经》称长江,湘水、沅水为三江;《元和郡县志》称岷江、澧江、湘江为西、中、南三江。等等。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永王东巡歌》有“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赠从孙义兴宰铭》有“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寄从弟宣州长史昭》有“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有“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
三吴:古地区名,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郡(今苏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即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元和郡县志》则以吴郡、吴兴、丹阳(今江苏镇江)为三吴。李白《猛虎行》有“三吴邦伯皆顾盼,四海雄侠两追随”。《永王东巡歌》有“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赠升州王使君忠臣》有“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送友人寻越中山水》有“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金陵望汉江》有“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赵公西候新亭颂》云:“咽三吴”。
云梦:古代大泽名。后世说法不一。①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游猎区,其范围大致地跨今湖北新州、安陆、云梦、钟祥、荆门、枝江、松滋、监利、洪湖等县市。②唐宋时代指今湖北安陆一带。③代指今湖南的洞庭湖。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十)有“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秋登巴陵望洞庭》有“风清长沙浦,霜空云梦田”。《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云:“入云梦”。《上安州裴长史书》云:“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云“南游云梦”。
五湖:①先秦史籍记载吴越地区有五湖,后人说法不一:一说即太湖及其东岸游湖、莫湖、胥湖、贡湖;一说即胥湖、太湖、蠡湖、洮湖、滆湖;一说即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滆湖;一说即太湖东岸贡湖、游湖、胥湖、梅梁湖、菱湖。从《国语·越语》和《史记·河渠书》看来,五湖最初当指太湖,以后又泛指太湖流域一带所有湖泊。李白《悲歌行》有“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永王东巡歌》(其七)有“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赠韦秘书子春》有“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书情赠蔡舍人雄》有“我纵五湖棹,烟涛恣崩奔”。《留别王司马嵩》有“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有“烟绵横九疑,漭荡见五湖”。《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有“尧祠笑杀五湖水,至今憔悴空荷花”。《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有“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郢门秋怀》有“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越中秋怀》有“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云:“浮五湖”。《宣城吴录事画赞》云:“澹澹兮申五湖之澄明”。《大鹏赋》云:“杯观五湖”。②泛指湖泊。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有“门开九江转,枕下五湖连”。
五陵:①西汉元帝以前,每筑一个皇帝陵墓,就要在陵周围置一个县,令县民供奉园陵。其中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县,都在渭水北岸今咸阳市附近,合称五陵。其地多徙居四方豪族,五陵遂为豪族居地代称。李白《少年行》(其二)有“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杜陵绝句》有“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白马篇》有“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叙旧赠江阳宰陆调》有“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②唐代五位帝王之陵,即唐高祖李渊献陵(今陕西三原县境)、太宗李世民昭陵(今陕西礼泉县境)、高宗李治乾陵(今陕西乾县境)、中宗李显定陵(今陕西富平县境)、睿宗李旦桥陵(今陕西乾县境)的合称。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五)有“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有“长策驭胡戎,拥兵五陵下”。《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云:“五陵惨黩”。
长安:①即今陕西西安市。隋、唐定都于此。李白《行路难》(其二)有“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长相思》有“长相思,在长安”。《阳春歌》有“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桑袅风”。《子夜吴歌》(其三)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永王东巡歌》(其十一)有“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上皇西巡南京歌》(其四)有“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其十)有“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有“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赠崔侍御》有“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流夜郎赠辛判官》有“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有“大驾还长安,两日忽再中”。《江夏赠韦南陵冰》有“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有“客自长安来,还归长安去”。《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况之秦时凝弟在席》有“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有“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有“春潭琼草绿可折,西寄长安明月楼”。《送陆判官往琵琶峡》有“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三)有“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登金陵凤凰台》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有“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长安”。《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有“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对酒忆贺监》(其一)有“长安一相见,呼余谪仙人”。《寓言》(其三)有“长安春色归,先入青门道”。《观胡人吹笛》有“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另有《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见寄》、《对酒忆贺监序》云:“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②指今江苏南京市。李白《金陵》有“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丹阳:郡名,即润州,治所在丹徒县,即今江苏镇江市。李白《南奔书怀》有“自来白沙上,鼓噪丹阳岸”。《永王东巡歌》(其六)有“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有“渌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另有《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②旧县名,秦置,唐贞观初并入当涂县。今南京市江宁县小丹阳镇。李白有《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
东山: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其址一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县城东山镇土山,一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李白《梁园吟》有“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永王东巡歌》(其二)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赠常侍御》有“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留别西河刘少府》有“东山春酒绿,归隐谢浮名”。《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有“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送韩侍御之广德令》有“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有“绿萝长不厌,却欲还东山”。《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想象东山姿,缅怀右军言”。《忆东山》(其一)有“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春滞沅湘有怀山中》有“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题元丹丘山居》有“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其二)有“南国新丰酒,东山小妓歌”。《忆东山》(其二)有“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宣城送刘副使入秦》有“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有“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示金陵子》有“谢公正要东山妓,携于林泉处处行”。《书情赠蔡舍人雄》有“尝高谢太傅,携妓东山门”。《送梁四归东平》有“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另有《东山吟》、《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云:“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
北固:指北固山,又名北顾山,山有北固楼。在今江苏镇江市城内。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六)有“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扬都:指扬州,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七)有“王出三江按五湖,楼船跨海次扬都”。《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有“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江汉:指长江、汉水流域。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一)有“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其十)有“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云:“时访道江汉”。
寻阳:郡名,即江州,属江南道,今为江西九江市。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二)有“海潮南去过寻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永王东巡歌》(其三)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永王东巡歌》(其九)有“祖龙浮海不成桥,武汉寻阳空射蛟”。《和卢侍御通塘曲》有“通塘在何处,远在寻阳西”。《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有“半夜水军来,寻阳满旌旃。”《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有“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送别》有“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有“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秋浦寄内》有“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余”。另有《系寻阳上崔相》、《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流夜郎永华寺寄寻阳群官》、《寻阳紫极宫感秋作》、《在寻阳非所寄内》、《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序云“余时系寻阳狱中”。
吴关:指今江苏镇江、溧阳一线。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八)有“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有“长吁相劝勉,何时来吴关。”《西施》有“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有“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别内赴征》(其一)有“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有“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武昌:唐鄂州江夏郡有武昌县,在今湖北鄂城县。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三)有“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有“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送储邕之武昌》有“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泛沔州城南郎官湖》有“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早春寄王汉阳》有“昨夜东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云:“共赋《武昌钓台篇》以慰别情耳”。《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云:“君自潞州铜鞮尉调补武昌令”,又颂云“武昌鼎据”。
金陵:战国楚筑金陵邑于今江苏南京市石头山。后金陵便成为今江苏南京市的别称。李白《鼓吹入朝曲》有“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金陵歌送别范宣》有“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劳劳亭歌》有“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有“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永王东巡歌》(其四)有“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其十)有“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有“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宿白鹭洲寄杨江宁》有“望美金陵宰,如思琼树忧”。《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有“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有“渌水帝王州,金陵绕丹阳”。《留别金陵诸公》有“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金陵酒肆留别》有“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有“金陵遇太守,倒履欣逢迎”。《送萧二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有“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送崔氏昆季之金陵》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有“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金陵凤凰台置酒》有“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有“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金陵》(其一)有“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其二)有“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有“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金陵新亭》有“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示金陵子》有“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有“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似阳台云雨人”。(其三)有“小妓金陵歌楚声,家僮丹砂学凤鸣”。《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著紫绮裘乌纱巾与酒客数人棹歌秦淮往石头访崔四侍御》有“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有“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登瓦官阁》有“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送友人游梅湖》有“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月夜金陵怀古》有“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另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金陵白下亭留别》、《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登金陵城西北谢安墩》、《金陵望汉江》、《金陵白杨十字巷》、《题金陵王处士水亭》、《金陵听韩侍御吹笛》、《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云:“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汉东紫阳先生碑铭》云:“闻金陵之墟”。《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云:“臣伏见金陵旧都”、“就金陵太山必安之成策”。《上安州裴长史书》云:“白本家金陵”、“便之金陵”。《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金陵名僧頵公粉图慈亲赞》。
河南:指今河南洛阳、开封一带。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五)有“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春日独坐寄郑明府》有“我在河南别离久,那堪对此当窗牖”。另有《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鹊楼:南朝宫中楼观名,在今江苏南京市。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四)有“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鹊楼”。《三山望金陵寄殷淑》有“卢龙霜气冷,�鹊月光寒”。《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有“耿耿金波里,空瞻鹊楼”。
昭阳殿:金陵南朝宫苑名,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后古台城。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四)有“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鹊楼”。
雁鹜池:汉梁孝王宫苑中池名,在今河南商丘市东南古梁园内。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一)有“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楚关:泛指楚地,今湖北、江西、安徽一带。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十)有“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有“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禅房怀友人岑伦南游罗浮兼泛桂海自春徂秋不返仆旅江外书情寄之》有“春气变楚关,秋声落吴山”。《江南春怀》有“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别内赴征三首》(其三)有“夜泣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有“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相关阅读
李白《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赏析-唐代关于感慨兴怀的古诗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出处赏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政治上乱出风头的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由李白古诗网收集,为您整理了关于永王东巡歌十一首的古诗原文、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诗词(诗歌)提供必要的帮助!
文章标题:永王东巡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