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商颂·烈祖

嗟嗟烈祖!

有秩斯祜。

申锡无疆,及尔斯所。

既载清酤,赉我思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绥我眉寿,黄耇无疆。

约軧错衡,八鸾鸧鸧。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将。

自天降康,丰年穰穰。

来假来飨,降福无疆。

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注释】

(1)烈祖:见《那》注。(2)有、斯:皆为语助词。秩:大貌。祜(hù):福。(3)尔:您,指烈祖。斯:之。(4)载:盛,放置。凡酒在尊,牲在俎,皆曰载。(5)赉(lài):赐予。思成:见《那》注。(6)鬷(zōng):奏,祷告。鬷假:义同《那》诗“奏假”。(7)绥:见《那》注。(8)黄:谓白发落更生黄者也。耇:谓老人面色不净如垢也。黄耇(gǒu):老人之称。(9)约:缠缚。軧(qí):车毂末端用革缠束作为装饰的部分。《诗集传》:“约:束。軧:毂也。以皮軧束兵车之毂而朱之也。”错:用金涂饰。衡:车辕前端的横木。(10)鸾:通“銮”,结在马衔上的铃铛。八鸾:四马八铃(一马二铃)。鸧(qiāng)鸧:犹“锵锵”,金属撞击声。此处指铃声。(11)假(gé):通“格”,到。(12)顾予烝尝二句:见《那》注。

《诗经·商颂·烈祖》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译文】

赞叹先祖多么的荣光,齐天洪福不断降。无穷无尽重重赏,恩泽遍及宋封疆。

供上清酒祭先祖,赐给我疆土兴我宋国吧。还有调匀美味汤,五味搭配合理阵阵香。

心中默默暗祷告,次序井然不争抢。赐我长命寿百年,满头黄发福无疆。

彩绘车衡皮缠毂,四马八铃响叮当。宋君来到庙里致祭,受周之命封地广。

安定康乐自天降,五谷丰登粮满仓。先祖降临来受飨,赐给我无边的福分吧。致祭请赏光,宋君奉献情意长。

【翻译】

啊啊,光荣的烈祖! 

赐给我们莫大的幸福。

一再赏赐子孙幸福无疆,遍及您广大的领域。

已经备好献享的清酒,祈求赐给我们大福。

又有美味调和的汤羹,五味齐备而且已经完成。

进言祷告,默默无声,一致肃敬,没有喧争。

赐给我们长眉大寿,老人长寿无止境。

红皮的车毂,饰金的车衡,贵宾光临,四马八铃响声锵锵。

于是祝祷,于是献享,我们受的天命广大久长。

上天赐给我们安康,五谷丰登,丰盛穰穰。

迎来神灵歆享祭品,赐给我们洪福无疆。

烈祖顾念我们歆享烝尝,汤王子孙虔诚地奉祀献享!

【赏析1】

此诗与《那》诗相次,两相比较,多有共同之处。如《那》云:“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此篇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鬷假无言”,“赉我思成”。两诗末皆云:“顾予烝尝,汤孙之将!”据此可以推知,两诗同是“汤孙”祭祀“烈祖”成汤之乐歌。所不同的是,《那》诗重在写乐舞之盛,此篇则重在写举行典礼的情况,故多言及酒馔。然则一祭两诗,何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周制,大享先王,凡九献。商制虽无考,要亦大略相同。每献有乐则有歌,一献降神,四、五献则酌醴、荐熟,以及九献祭毕。《诗》难悉载,且多残阙。《那》诗专言声,当一献降神之曲;此诗兼言酒馔,当是四、五献无疑。由此可知,同为一祭之乐而各有专用。此说可供参考。再从两诗主旨看,均在颂祖祈福一事,而此篇言奉祭祈寿获福的愿望,比《那》诗多,又同时提到助祭之事。在章句上,均为一章二十二句,每句四言(《烈祖》仅有一句多一字);《烈祖》的排列又正在《那》篇之后,似可助成此说。

全诗可分成三个结构段:首段四句,次段八句,三段八句。末二句为祝词,与《那》诗同。首段写托先祖洪福,以见奉祭之由。诗从叠字叹词入手,一叹再叹,乃溢美之言。继之以直呼式的呼告修辞法单刀直入,唱出被祭的对象——“烈祖”,感情热烈饱满,形式活泼生动,呈现出生活实感,并能吸引听者、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艺术效果。成汤赏赐给“汤孙”的幸福,“申锡”极言其次数之多,“无疆”极言其时间之长,“斯所”极言其范围之广,可谓大福。

颂扬先祖赐给大福的恩德,同时又祈求先祖永远赐福,于是便出现了下面结构并列而内容交错的两段乐辞。前者言及酒馔,写奉祭获寿;后者言及车马,写奉祭获福。紧扣祭旨,又各有侧重。写祭之以酒馔,紧扣祭礼,行礼如仪。你看,备好了“清酤”,又献上“和羹”;“和羹”讲究味道,因而定要做到五味齐备,调和适口,才能算是“既戒既平”,可见供品的丰盛、讲究。再看祷告情景:各就各位,默默肃敬,没有喧哗,心气和平,真是繁文缛节,百礼俱备,从礼合节,渲染出热烈严肃的气氛。也只有在这种盛大而肃穆庄敬的礼仪之中,才能精诚所至,神明感动,使先祖歆享而赐下福祜,让“汤孙”获得长眉大寿,万寿无疆!接着写贵宾前来助祭的情景,既显出商朝的强盛,又借以烘托出场面的热烈。那助祭人乘坐的马车,红亮亮的车毂,金黄黄的车衡,多么华丽高贵;四马八铃,小跑而来,发出有节奏的锵锵的响声,多么动听。写车马的整饬在于写助祭的贵宾,写助祭的贵宾在于烘托主祭人的身份和迎神祭奠的场面。于是隆重的礼仪开始了:献享啊,祝祷啊,上承天命得以安康,丰年穰穰,并进而祈求先祖降下的福泽无疆!这样,两段文字同是陈述奉祭祈福,却写得有主有次,前后交错,各有侧重,井然有序。读后,两千多年前,殷商后裔祭祀成汤的情景历历在目。作品形象地反映出了“汤孙”对奴隶主统治阶级“烈祖”的歌功颂德,以及秉承天意的“天命”观点。这样的诗篇,虽系统治阶级宣扬德威、粉饰太平的庙堂乐章,但无论在文学、史学,还是民俗学上,仍具有一定价值。

祭祀乐章的形式受祭祀内容的制约,加之产生的年代较早,因此此诗的语言虽个别处也还生动形象,但总的看是质朴,甚至古拙的。其中还使用了不少祭祀中的习惯用语,如“申锡”“赉”“鬷假”“绥”“无疆”“享”“飨”“烝尝”“将”等等。这就远不如《国风》《小雅》的语言生动活泼,更富抒情韵味。但它却使整个作品具有另一种艺术风格,那就是古朴、庄重、典雅。其次,《商颂》讲究用韵,语句音调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历来也为文人所推崇。以此诗为例,下半篇就句句用韵,又均属阳部韵,使音调更趋响亮。据《新序·节士篇》载,孔子弟子原宪“曳杖拖履,行歌《商颂》而反,声满天地,如出金石”。后来评论的人,也多称赞《商颂》为“黄钟大吕之音”。这些,也不无借鉴之处。

(蓉 生)

【赏析2】

《周礼·官·大司乐》一节记载,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贵族子弟),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弈(韶)》、《大》、《大夥》、《大武》”。在历史上称这六个舞蹈为“六代大舞”,分别歌颂六个传说和相关历史人物:黄帝、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

春秋时代,吴国的公子季札于鲁襄公二十九年访问鲁国时,曾观看鲁国保存的“周乐”,当看到《韶夥》(即《大夥》)舞表演时,他说:“圣人之弘(宽宏大量)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后世学者认为:这里所说的“惭德”是指“汤放桀”的事件而言。季札看到《大武》舞表演时说:“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比季札稍晚的孔子评论《大武》舞时说:“尽美矣,未尽善也。”大概他认为《大武》的艺术形式是美的,但内容却有“武王伐纣”的情节,宣扬武功,因而不能算是完善的。

《大武》舞包括“六成”,一成即指乐舞的一段。经学者考证,配合的这六段乐舞的六篇诗歌都分散在《周颂》中,目前能确定下来的有《酌》、《武》、《般》、《赉》和《桓》五篇;对另一篇,学者的意见仍难以一致。

季札观乐事,见于《左传》一书,细节未必完全可信,但可以反映在战国前期成书的《左传》中,已保存着对于《大夥》舞的这种看法。配合《大夥》乐舞的诗歌,是不是也可以在《商颂》中探索出一些踪迹呢?清代学者孙诒让说:“万舞为大舞,文武兼备,即太师乐《云门大卷》以下六代舞之通名。《夏小正》(《大戴礼记》篇名)之‘万用入学’,谓《大夏》也;《商颂·那》之‘万舞有奕’,谓《大夥》也。”(《周礼正义》卷之二)孙诒让认为,《那》诗中所说的万舞是指《大夥》而言。方玉润也认为,《那》诗所描写的音乐“即《大夥》之声”(《诗经原始》卷十八)。这些见解都是合理的推论。只是我们要明白万舞不一定以六代大舞为限,这也可能是规模较大的舞蹈的通称。

“夥”字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和祭祀商汤的活动有关。《大夥》作为商民族歌颂商汤的乐舞专名,无从考证从何时开始,但应该有悠久的流传历史。它的音乐、舞蹈和歌词,在流传过程中也必然不断地发生变化。

《那》诗是春秋时代商民族后裔宋国公室祭祀商汤时所用的乐歌,它很可能就是当时配合《大夥》舞的歌词。旧本都把这篇诗定为一章,在这里我把它分为五章,每章四句,分别押韵(四、五两章韵同),最后剩两句,大概属于“和声”,即歌咏结束或告一段落时增加的朗诵的祝词。第一章说,多么美好啊!调鼓(即摇鼓)都已陈列出来。敲鼓的声音非常洪大,来娱乐先祖之灵。第二章说,商汤的子孙祷告祈福。在鼓声之外,还有管乐的声音。第三章说,玉磬也发出清柔的音响。汤孙的事业显赫,祭祀的音乐和美。

第四章说,钟声和鼓声互相配合,这样的节奏明朗和谐。万舞的规模是何等盛大!贵宾看了都是兴高采烈的,很高兴。第五章是“乱”。“乱”是乐曲的高潮部分,往往安排在较长乐曲的末尾,并由多种乐器联合演奏。从全诗对音乐的描写看,这一章正是处在这样的位置。它可能是商民族的传统格言,一方面颂扬先祖,一方面用以自勉。

在音乐上,“洋洋盈耳”,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内容上,这又是诗歌的一个重点。这种乐曲形式可以给人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最后两句祝词的大意是:“祈求先祖降临,享用供品,这是商汤的子孙奉献的。”祝词可以加强祭祀的神秘气氛和宗教的效果。

《烈祖》也是祭祀商汤的乐歌。旧本都把它定为一章,现在也可以分为五章,最后剩余两句。章句结构和《那》相同,只有第四章末句多一字。诗的最后两句和《那》的最后两句文字也相同。第一章颂扬先祖赐给大福的恩德,并且祈求永远赐福。第二章说,献上清酒,祷告祈福。献上的和羹,具备五味,调和适口。

第三章说,默默地祷告,肃穆无声,祈求赐给长寿的福气。第四章说,助祭人都乘坐华丽的马车,在阵阵铃声中到达。于是我迎神祭奠,我承受的天命既重大又长久。第五章说,上天使人们安康,年年丰收。先祖降临,享用供品,赐给我无限福祉。按照《那》诗的结构,它的第五章是“乱”,那么,《烈祖》的这一章也应当是“乱”。全诗分为五章,另加祝词,各章的大概意思就会相当清楚了。诗中的“我”字,当指主祭人,即宋国国君,汤孙的代表人。

这两篇诗,认为都是配合《大夥》的歌词,它们和《大武》各章表达的方式不同。《大武》各章反映出周武王及其辅臣的一些具体活动,而《那》和《烈祖》只是概括地称道商汤对他的后世子孙的恩德,没有涉及他的事迹,特别是关于“汤放桀”的重大事件没有一点迹象,因而不曾显示出季札所说的“惭德”。

这很有可能是歌词有意在回避的,也许是《左传》所记的季札评论有失实之处。《那》着力描写的是奏乐舞蹈的情景,《烈祖》着力描写的是举行典礼的情况,而两诗的主旨是一样的:祈福,所以多次表示这种愿望。作品可能出于巫祝等人之手,文风质朴,使用了不少祭祀场合的习惯用语,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学习完这两篇诗,就大致可以了解或想象当时祭祀商汤的场面,以及在乐舞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典礼上所采用的仪式和乐舞中,或许还保存着商民族世代相传的《大夥》舞的影子。

文章标题:《诗经·商颂·烈祖》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链接地址:http://www.978588.com/shangxi/13098.html

上一篇:《诗经·商颂·那》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下一篇:《诗经·商颂·玄鸟》原文翻译赏析注释